[发明专利]LED灯低亮度下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1151.3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4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杨燕霞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管 调光驱动器 正极 负极 集电极 发射极 调光控制电路 门限电流 输出电流 电阻 低电流状态 导通状态 调光效果 曲线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低亮度下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调光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及调光驱动器,三极管Q1的基极既经电阻R1和调光驱动器的正极相连又经电阻R2和调光驱动器的负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和调光驱动器的正极、负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和调光驱动器的正极、负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还分别和LED灯的正极、负极相连。当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低于门限电流值I1且高于门限电流值I2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均处于半导通状态,此时随着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的变化,流过LED灯上的电流呈曲线变化,实现LED灯在低电流状态下的调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LED灯低亮度下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可控硅调光器调节灯的亮度,较早之前就已应用于白炽灯和节能灯的调光电路,也是目前在LED灯调光方案中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调光方式。其工作原理是:使用可控硅调光器调节交流电每个半波的导通角来改变正弦波形,改变交流输入电流的有效值,同时驱动的输出电流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LED灯的调光效果。但是可控硅调光器种类繁多,部分可控硅调光器调节输出电流至约3%以下的时候,会失去调光作用,也就是说在LED灯低亮度下时,目前的可控硅调光器不能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即不能实现调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LED灯低亮度下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在调光器低电流输出情况下实现对LED灯的调光效果,即在LED灯低亮度下仍能实现调光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的LED灯低亮度下的调光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及调光驱动器,三极管Q1的基极既经电阻R1和调光驱动器的正极相连又经电阻R2和调光驱动器的负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和调光驱动器的正极、负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分别和调光驱动器的正极、负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还分别和LED灯的正极、负极相连。两个三极管构成功率电路。当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大于或等于门限电流值I1时,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2截止;当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小于或等于门限电流值I2时,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2导通。当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低于门限电流值I1且高于门限电流值I2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均处于半导通状态,均工作在放大区,此时当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减小时,LED灯的亮度下降。即随着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的变化,流过LED灯上的电流呈曲线变化,此时LED灯的亮度仍可调。从而实现LED灯在低电流状态下的调光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3和调光驱动器的正极。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电阻R4和LED灯的负极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LED灯低亮度下的调光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的调光驱动器的负极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经电阻R2和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阻R1及电阻R2为可变电阻。改变电阻R1及电阻R2的阻值,可调整调光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的门限电流值I1及门限电流值I2,以和不同的调光驱动器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极管Q1及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光驱动器为可控硅调光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1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