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软防静电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0529.8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8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樊蓉;张宇;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188 | 分类号: | D06M13/188;D06M13/256;D06M13/152;D06M13/463;D06M15/11;D06M15/09;D06M15/03;D06M13/148;D03D15/00;D03D15/08;D06M101/04;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软 静电 纺织 面料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柔软防静电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防静电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原料为涤纶和棉纶混纺;所述纬纱原料为莫代尔棉纤维、大豆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所述经纱原料中涤纶的直径为20μm~22μm,所述棉纶的直径为32μm~36μm;所述纬纱原料中莫代尔棉纤维的直径为1.8μm~2.0μm,所述大豆纤维的直径为6μm~8μm,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6μm~18μm;制备所述柔软防静电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的步骤如下:
S10,原料防静电处理:分别将经纱原料与纬纱原料置于抗静电溶液中,浸泡10h~12h,然后置于高温烘箱中烘干12min~20min,其中,高温烘箱的温度为65℃~75℃;所述抗静电溶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烷基酯甲基羟乙基硫酸甲酯铵5份~8份,硬脂酸锌0.5份~1.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2份~0.4份,茶多酚0.8份~1.0份,去离子水40份~50份;
S20,纺纱:S10烘干后的经纱原料和纬纱原料分别混纺得到经纱和纬纱,其中,经纱密度为260T~280T,纬纱密度为200T~220T;
S30,纱线处理:S20中混纺得到的经纱和纬纱于烧毛机中,在温度为450℃~650℃条件下进行烧毛处理,烧毛后的经纱和纬纱浸入浆液上浆5min~10min,压去余浆,清水洗涤三次,自然晾干;
S40,坯布织造:S30中自然晾干后的经纱和纬纱沿着经纬方向交错重叠编织形成坯布;
S50,坯布处理:S40中得到的坯布清水洗涤后,高温蒸煮20min~30min后清水洗涤晾干,最后经过染色、烘干定型得到所述柔软防静电纺织面料;所述高温蒸煮的温度为11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原料中涤纶和棉纶的质量比为3.5~4.5: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原料中莫代尔棉纤维、大豆纤维和棉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0~2.0:5.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溶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烷基酯甲基羟乙基硫酸甲酯铵6份,硬脂酸锌0.6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3份,茶多酚0.9份,去离子水4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30中,所述浆液为氧化玉米淀粉、乙二醇、羟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和水按质量比2~3:1~2:0.2~0.3:0.1~0.2:6~8组成的混合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30中,所述烧毛机车速为100m/min~150m/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40中,所述坯布克重为280g/m2~32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05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