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8423.4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二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内锅,内锅设置在锅体内,内锅上设置有锁扣结构,锁扣结构与内锅可枢转地连接,且锁扣结构在其转动方向上具有与锅体卡接以定位内锅的锁定位置,以及与锅体分离以使内锅处于自由取放状态的解锁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在烹饪结束后打开锅盖时,会将内锅也一同提起,从而导致内锅内的食物容易溅出,进而导致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家用电器,以其使用方便、快捷烹饪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电压力锅通常具有锅体、设置在锅体内的内锅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盖上设置有密封圈结构,以使锅盖盖合在锅体上时,锅盖与内锅之间处于密封状态,保证内锅内的压力能够持续升高,以对内锅内的食物进行高压烹饪。但当烹饪结束后,锅盖上设置的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吸力,使用者在打开锅盖时,可能会将内锅也一同提起,从而导致内锅内的食物容易溅出,影响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在烹饪结束后打开锅盖时,会将内锅也一同提起,从而导致内锅内的食物容易溅出,进而导致使用者对电压力锅的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体和内锅,锅盖可开合地盖设在锅体上,内锅设置在锅体内,内锅上设置有锁扣结构,锁扣结构与内锅可枢转地连接,且锁扣结构在其转动方向上具有与锅体卡接以定位内锅的锁定位置,以及与锅体分离以使内锅处于自由取放状态的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锅体上开设有锁孔,锁扣结构包括:转动臂,转动臂的第一端与内锅可枢转地连接;定位凸台,定位凸台设置在转动臂的第二端,定位凸台随转动臂的转动伸入或退出锁孔,以使锁扣结构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切换。
进一步地,伸入锁孔内的定位凸台转动预设角度后退出锁孔,预设角度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20度。
进一步地,锁孔的朝向锁扣结构一侧的孔口处的孔壁形成环形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锅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中板,锁孔开设在中板上。
进一步地,中板包括中板本体和凸筋结构,其中,凸筋结构设置在中板本体上,锁孔开设在凸筋结构上,且锁孔沿横向延伸。
进一步地,中板的一部凹陷形成避让槽,凸筋结构设置在避让槽内,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和设置在内锅本体上的把手组件,内锅通过把手组件搭接在中板上,且把手组件位于避让槽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锁扣结构还包括操作扣手,操作扣手设置在转动臂的背离定位凸台的一侧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和设置在内锅本体上的把手组件,锁扣结构与把手组件的远离内锅本体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支架和把手,其中,把手支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锅体本体固定连接,把手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把手支架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内锅上设置锁扣结构,且锁扣结构与内锅可枢转地连接,其中,锁扣结构在其转动方向上具有与锅体卡接以定位内锅的锁定位置,以及与锅体分离以使内锅处于自由取放状态的解锁位置。具体来说,当烹饪器具在烹饪作业时,锁扣结构位于锁定位置,从而保证内锅不能从锅体中取出,这样,在烹饪结束后,使用者在打开锅盖时,内锅不会因为锅盖上设置的密封圈结构的吸力而被一同提起,有效地避免了内锅内的食物溅出;在打开锅盖后,需要将内锅从锅体中取出时,仅需要将锁扣结构由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便可顺利地将内锅从锅体中取出,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8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锌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地震资料计算地应力差异系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