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用减震装置及抽拉式洗衣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48274.1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强;许升;吕佩师;杨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7/24 | 分类号: | D06F37/24;D06F3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熊蒙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减震 装置 抽拉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用减震装置及抽拉式洗衣机,洗衣机用减震装置,包括:柱塞,一端具有第一连接结构;套筒,内部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所述柱塞的另一端可相对滑动的套设在套筒的中空腔室内,套筒上与中空腔室的开口相反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减震弹簧,套装在柱塞外部;第二减震弹簧,套装在套筒外部;以及滑套,可滑动的套装在柱塞/套筒外部,且位于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之间。本发明的减震装置采用支撑减震的方式,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的减震调节,保证减震效果,尤其适用于本发明的抽拉式洗衣机的减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洗衣机用减震装置及抽拉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作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家用电器,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洗衣机的使用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衣物的种类或者不同的用户要求进行分类洗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由于受到家庭的空间以及洗衣机的相关配套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放置第二、甚至第三台洗衣机,因此,如何对现有洗衣机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分类洗涤要求便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申请号为201310290147.4,申请日为2013-07-09,发明名称为一种双滚筒洗衣机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滚筒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框体,安装在框体内的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上一体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安装柱;所述的第一外筒与第二外筒经连接件连接为一体;连接件与第一外筒和/或第二外筒上的配重安装柱固定连接。该发明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相连接为一体结构,以有效提高洗衣机的紧凑性,连接件通过第一外筒或第二外筒上的配重安装柱固定安装连接以增加其稳定性;并通过连接件对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提供一共用的配重;另外,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使用共用配重,还将洗衣机的第一外筒或第二外筒做为第二外筒或第一外筒的至少一部分配重,使洗衣机的两个滚筒减震效果明显,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滚筒洗衣机,解决了洗衣机分类洗涤的问题,但是,对于更加适应于波轮洗衣机的用户来说,受限于波轮洗衣机顶开式的方式,不能将两个波轮洗衣机上下叠加放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另外,波轮洗衣机顶开式的方式对于其放置空间也具有一定的高度要求。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波轮洗衣机的结构形式,减小其占用的放置空间,以及如何实现波轮洗衣机上下叠放的复式结构作为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用减震装置,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用减震装置,包括:
柱塞,一端具有第一连接结构;
套筒,内部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所述柱塞的另一端可相对滑动的套设在套筒的中空腔室内,套筒上与中空腔室的开口相反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结构;
第一减震弹簧,套装在柱塞外部;
第二减震弹簧,套装在套筒外部;
以及滑套,可滑动的套装在柱塞/套筒外部,且位于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柱塞上靠近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设置第一托座,所述的套筒上靠近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设置第二托座,所述的滑套具有周向外凸的限位凸部,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止抵在第一托座,另一端止抵在限位凸部上,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止抵在第二托座,另一端止抵在限位凸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柱塞上靠近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具有限位凸起,第一托座为环形凸缘,第一托座中心具有限位凹槽,第一托座的限位凹槽与柱塞上的限位凸起相配合实现第一托座的限位安装;
所述第二托座为套筒上靠近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外周向外凸起形成的环形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8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