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能有轨电车超级电容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5901.6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封阿明;张文波;石磊;田炜;孙祖勇;徐峻峰;王苏亚;朱丹;王琴;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p 神经网络 有轨电车 超级 电容 故障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能有轨电车超级电容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储能有轨电车进站对超级电容充电时,采集超级电容在第二恒流充电阶段时间内的电压和电流,计算获取超级电容在设定时刻的电压、设定时段内电压差和充电电荷;步骤S2,将获取的电压、电压差和充电电荷作为输入层的神经元,输入预设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获得超级电容的故障类型。本发明方法,工程实用性更强,准确率更高,适合不同类型的超级电容及混合储能时的超级电容故障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能有轨电车超级电容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对交通的大力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作为现代有轨电车主要形式的储能有轨电车发展尤其迅速,其具备美观、运量大、节能环保、运行平稳安静等优点。
储能有轨电车是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主要采用超级电容作为车辆的动力单元。车辆可将约85%以上的制动能量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再使用,车辆运行无需要架空接触网供电,利用车站停车上下客时间补充电能。无视觉污染、无输电损耗、对沿线地下管路等设施无电腐蚀,是一种绿色、智能和环保型的轨道交通工具。
与传统电动汽车充电一样,在充电过程中需要对车载超级电容故障进行判断识别,当超级电容发生故障时,需要降低充电电流或者停止充电,以保护超级电容的安全性。与传统电动汽车充电不同的是,储能有轨电车进站时,充电装置通过充电轨对车辆超级电容进行充电,充电装置与车辆之间没有常规的CMS通信,无法直接读取到车辆超级电容故障状态。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充电装置首先进行一段时间的预测试电流充电,然后根据负载电压的变化率及充电电流,计算出超级电容的当前容值,将此计算出的容值再跟理论容值相比较,根据一定的判断算法,判断出当前超级电容的故障状态。
上述现有的故障识别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由于超级电容特性的多样性,超级电容包括常规的功率型超级电容,还包括最新的能量型超级电容,不同超级电容随着外界环温及化学衰竭的变化特性会有所区别;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超级电容加电池的混合储能方案,负载特性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前的故障识别方法准确度不再能满足系统工作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能有轨电车超级电容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该方法可以更准确的对超级电容故障进行识别,解决目前常规的故障识别方法准确度不能满足系统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储能有轨电车超级电容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储能有轨电车进站对超级电容充电时,采集超级电容在第二恒流充电阶段时间内的电压和电流,计算获取超级电容在设定时刻的电压、设定时段内电压差和充电电荷;
步骤S2,将获取的电压、电压差和充电电荷作为输入层的神经元,输入预设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获得超级电容的故障类型。
优选的,步骤S1中,设定时刻包括0.5s、1.5s和2.5s时刻。
优选的,步骤S1中,设定时段为0.5s到2.5s的时段。
优选的,步骤S2中,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分为3层:第1层为输入层,包括5个神经元,分别是0.5s、1.5s及2.5s时刻采样电压、0.5s到2.5s时段内的电压差和0.5s到2.5s时段内的充电电荷;第2层为隐含层,神经元为3个;第3层为输出层,神经元为1个,为故障类型。
优选的,输出层的输出为[1×4]矩阵,并定义其中:[1,0,0,0]为电容正常,[0,1,0,0]为一箱电容故障,[0,0,1,0]为两箱电容故障,[0,0,0,1]为其它电容故障。
优选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在远程总控平台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流变压器等效模型试验方法
- 下一篇:大动力输出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