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控制点的双机载SAR图像目标定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5366.4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肖泽龙;谭清蔚;张秋霞;许建中;吴礼;韦清玉;王钊;李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控制 双机 sar 图像 目标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控制点的双机载SAR图像单目标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获取的两幅SAR图像分别采用目标连通域分割标记算法,划分出多个目标的像点区域,保存区域像点质心坐标信息;
结合基于SIFT特征的目标匹配算法,在复杂背景下将SAR1、SAR2图像进行目标匹配,输出同名目标分别在两幅图像中的像点坐标;
将像点坐标、载机飞行位置、速度信息和SAR成像角度信息代入基于无控制点的双SAR协同立体定位模型,对目标的实际三维坐标进行牛顿迭代解算;
基于无控制点的双SAR协同立体定位模型具体为:
将两组同名点像点坐标代入距离多普勒成像模型,结合SAR1、SAR2的定向参数及SAR系统参数,采用牛顿迭代算法最后迭代出最符合实际条件的目标三维坐标;其中定向参数包括机载SAR的飞行速度和实时坐标,SAR系统参数包括雷达发射波俯仰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控制点的双机载SAR图像单目标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连通域分割标记算法具体步骤为:
根据设定的阈值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分离前景像素和背景像素,其中前景像素构成待检测连通区域;
对图像进行扫描,当在某一行中找到各待检测连通区域的行连通域时,分别统计这些行连通域的信息并保存,所述行连通域的信息包括行连通域开始的列序号、结束的列序号、连通像素个数、行连通域中所有像素的列序号之和及所有像素的行序号之和;
若在下一行扫描中找到位于各待检测连通区域的行连通域时,将改行的每个行连通域分别与上一行所有行连通域一一进行比较,比较从上一行的最后一个行连通域开始;如果没有一个满足八邻域连通的融合条件,则分配一个标记号给当前行连通域,并将该行连通域的信息保存;如果满足融合条件,则将满足融合条件的上下两个行连通域合并,并结合后形成的连通域分配一个标记号;
对于每一个分配到标记号的连通域,将该连通域的最小行序号、最大行序号、最小列序号、最大列序号、该连通域中所有像素列序号之和及所有像素行序号之和,以标记号为地址保存;
图像扫描完毕,所有行连通域融合完成,根据合并后的连通域信息,采用质心公式计算连通域质心坐标,保存图像各连通区域像素行列序号范围及对应质心坐标信息;
分别对两幅SAR图像进行上述图像连通域分割及标记处理,分别输出两幅图像中各目标连通域质心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控制点的双机载SAR图像单目标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IFT特征的目标匹配算法过程具体为:
对两幅SAR图像分别进行搜索特征点,并对提取的特征点的梯度方向及模值进行描述,对关键点进行匹配,剔除错配点;
然后得到两幅图像中所匹配的同名点的对应关系,匹配点所属的目标连通域范围、质心坐标也可以得到;所述的同名点是指同一个目标分别在两幅图中的像素点位置;
输出两幅图中同名目标的质心像素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3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