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牛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45021.9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蒙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建玲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 地址: | 5452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长期保存 安神 降血压 烘干 炒青 揉捻 萎凋 益气 免疫力 香气 采摘 饮用 茶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西大瑶山的茶叶珍稀品种白牛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萎凋、炒青、揉捻和烘干。本发明加工出来的白牛茶外形翠绿,显毫,香气清浓,滋味甘甜醇厚,可长期保存;长期饮用能够益气、安神、降血压、增强免疫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白牛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牛茶产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罗香乡白牛村,属绿茶类,适制绿茶和六堡茶。原为野生,多生长在原始森林中的峡谷旁,后来瑶胞才在村寨附近种植,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外形翠绿,显毫,香气清浓,滋味甘甜醇厚,据载白牛茶和铜钱一起放在嘴里嚼,可把铜钱嚼碎。1985年我国多位茶叶专家教授聚会在桂林茶科所,共同目睹了茶叶嚼碎铜钱的奇特现场表演,并证实了白牛茶为广西特有产品,而列为广西名优茶。
白牛村的村民每年春季采摘一芽一二叶白牛茶鲜叶,采用炒青制法,经三炒三揉,最后在锅中焙干。用炒青法制茶,既除掉了茶中的苦涩又保持了茶的天然色泽和形状。白牛茶在当地一般作自备用茶,每年采制的谷雨茶都精心保存,常吊挂在烟燃处,保存30年以上的陈茶多作药用,对治疗痢疾、肺气管病和胃病有疗效。白牛茶以前在市场上很少出售,随着最近十多年白牛茶树的扩大种植,白牛茶的市场已经打开,但目前市场上白牛茶的质量参差不齐,白牛茶的加工方法也未见有详细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西大瑶山的茶叶珍稀品种白牛茶的加工方法,白牛茶嫩芽经采摘、萎凋、炒青、揉捻和烘干后,加工出来的白牛茶外形翠绿,显毫,香气清浓,滋味甘甜醇厚,可长期保存;长期饮用能够益气、安神、降血压、增强免疫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1)采摘:从春分开始,谷雨前后结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白牛茶鲜叶,除去杂质;
(2)萎凋:将鲜茶叶摊放于竹编上,厚度为4~6cm,放置在阳光下,经太阳照射10~30min;再将经过日光萎凋的茶叶摊放在阴凉通风的房内6~8h进行自然萎凋;
(3)炒青:在锅温160~180℃时,投入萎凋叶,以能均匀翻动为宜,炒1~2 min后,将锅温降至90~110℃,再炒至青草味刚好完全消失,立即起锅;向炒青叶表面均匀喷洒重量含量为0.5~1%的淡盐水,用布巾包住炒青叶,在温度为18~25℃下回潮,促使炒青叶水分平衡;盐水有杀菌、抑制酶活性的作用,可以减缓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还可使青叶回潮过程均匀,不出现颜色不均的情况;
(4)揉捻:待茶叶冷却至50~60℃时,将茶叶放到热锅中进行初烘,锅温80~100℃,热锅中抹一层新鲜茶树油,茶叶下锅后先翻炒至手感微热,再抖散水分,起锅揉捻,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初揉3~4min,解块后即行烘焙,烘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4~6 min,解块后即行烘焙,当干度达七、八成干时,改用滚、拉、捺手法,使条索紧细匀整;包揉与烘焙可多次重复进行,直到外形满意为止;揉捻结束后立刻将茶叶放置于-6~0℃温度下冷冻4~6h;
(5)烘干:将冷冻后的茶叶放入炒锅中,先在温度为70~80℃下慢炒至茶条转为浅绿色,然后将温度降至50~60℃进行快炒至有茶香味即可出锅,在室温干燥无菌条件下冷却后进行包装,即得成品白牛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建玲,未经蒙建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0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