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地采暖管槽的半肋叠合楼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4447.2 | 申请日: | 201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松林;苏蕴山;姜寅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松林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暖 叠合 楼板 | ||
一种带地采暖管槽的半肋叠合楼板,叠合楼板上有敞口地采暖管槽,在不增加原叠合楼板结构层厚度前提下,地采暖管槽凹进叠合楼板后浇钢筋砼结构层,地采暖管槽上口与叠合楼板后浇钢筋砼结构层表面持平,地采暖管槽深50mm,宽80mm,所述的叠合楼板采用地采暖管直槽与单向应力钢筋砼楼板配置,顺板跨方向布置,间隔排列,地采暖折返槽布置在叠合楼板正负弯矩值低的部位,在叠合楼板的正弯矩部位,地采暖管直槽间隔排列,将叠合楼板横断面压应力区间隔成相对独立的板肋,地采暖折返槽将板肋切成半肋,对地采暖管槽凹进叠合楼板结构层,形成的叠合楼板应力损失部位,设置加强筋,优点是,将现有楼板建造工序省去了一道地采暖管安装的细石砼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地采暖管槽的半肋叠合楼板,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革新,其目的是提升建筑工业化程度,克服我国资源、能源瓶颈和环境压力,使经济运行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用现行的叠合楼板关于建造住宅,预制砼层和整体后浇砼层结合,整体坚固、抗震性能好,比支模整浇砼楼板传统工艺功效高,叠合楼板与散热均匀、居住舒适的地采暖工艺组合,已成为标准配置。
现在用叠合楼板与地采暖配置工艺,从楼板预制砼层、整体后浇砼叠合层、地采暖管安装砼层,要三道砼工序,耗材高、自重大、现场手工湿作业量过大,对叠合楼板与地采暖管组合工艺进行优化,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叠合楼板与地采暖管工艺组配中,存在的材耗高、自重大、现场手工湿作业量过大的弱项,研究一种保留叠合楼板建造的住宅坚固、抗震性能好优势;不增加钢筋砼楼板应力结构层厚度条件下,将地采暖管槽移入叠合楼板后浇钢筋砼层中的工艺。在确保楼板结构层坚固安全前提下,减去地采暖细石砼层,降低材耗和和自重,减少现场手工湿作业,节省工期降低建安造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地采暖管槽的半肋叠合楼板,叠合楼板上有敞口地采暖管槽,在不增加原叠合楼板结构层厚度前提下,地采暖管槽凹进叠合楼板后浇钢筋砼结构层,地采暖管槽上口与叠合楼板后浇钢筋砼结构层表面持平。
所述的叠合楼板采用地采暖管直槽与单向应力钢筋砼楼板配置,顺板跨方向布置,间隔
排列,地采暖折返槽布置在叠合楼板正负弯矩值低的部位。
在叠合楼板的正弯矩部位,地采暖管直槽间隔排列,将叠合楼板横断面压应力区间隔成相对独立的板肋,地采暖折返槽将板肋切成半肋,对地采暖管槽凹进叠合楼板结构层,形成的叠合楼板应力损失部位,设置加强筋。
所述的地采暖管槽深50mm,宽80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现行叠合楼板与地采暖管组配工艺;由叠合楼板预制钢筋砼层、后浇钢筋砼叠合层、地采暖管安装后浇细石砼结构层三道工序,改为地采暖管槽凹入叠合楼板后浇钢筋砼结构层,通过对带敞口地采暖管槽叠合楼板内各截面应力分析,按现行规范标准,设计叠合楼板内钢筋配置形式,在保持原叠合楼板钢筋砼结构层厚度不增加,带地采暖敞口管槽板肋叠合楼板内,结构应力配置科学合理、坚固安全前提下,省去了一道地采暖管安装的细石砼工序。
带地采暖管槽板肋叠合楼板设计,具有普适性,此次一并研发板跨4200mm—5700mm大跨板型,预制钢筋砼层增加10mm,后浇层砼80mm,叠合厚度140mm,增加两个140mm厚矩形钢筋砼半肋,即可达到预制半成品刚度、强度增强的目的,有利后浇工序放手操作,能更好的保护预制半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松林,未经程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4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