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烘干及初筛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44018.5 | 申请日: | 2018-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07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茶叶 茶叶烘干 初筛 暖气 烘干机构 筛选机构 放置仓 烘干 机座 下料 茶叶加工 内部中间位置 符合装置 固定设置 面积增加 配合设置 上下料 圆筒状 圆柱型 仓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及初筛装置,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固定设置有圆柱型供热仓,所述供热仓内部还设置有类圆筒状的烘干机构,供热仓顶部设有仓门机构,所述供热仓底部还设有下料筛选机构,通过供热仓与烘干机构的配合设置,使装置内部的暖气形成循环,提高了茶叶烘干的质量,茶叶放置仓使茶叶与暖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的同时,还使仓内中间部位的茶叶最少,符合装置内部中间位置暖气温度较低的情况,提升了烘干效果,茶叶放置仓的结构也使得上下料方便快捷,下料筛选机构对烘干茶叶进行初筛,提高了茶叶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烘干及初筛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传统饮品,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闻名世界是饮品。饮茶在中国有着渊源的历史人文文化,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品。根据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各种各样的茶,形成了丰富的茶味,使得人们的选择更多。众多的茶品,其生产工艺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茶都有一道干燥工艺,使得茶形成独特的火香。
现在茶的干燥工艺多选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干燥处理,传统的烘干机烘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翻滚茶叶,以保证茶叶干燥的均匀性,但是,这种翻滚茶叶使得茶叶中出现大量碎茶,从而降低茶的品质,不利于茶叶后期销售。
经检索,中国发明CN201710429932.1公开了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内均匀的设有若干烘干腔,机体下部内设有风腔,机体内设有若干套设在烘干腔外侧环形热气腔,烘干腔内设有加热筒柱,烘干腔内设有烘干笼,烘干笼的下部内设有与加热筒柱相配合的圆柱槽孔,烘干腔的顶端开口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端设有把手,密封盖上设有排气孔,风腔的底壁上设有若干进气孔,进气孔的内腔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风扇和防尘网,风腔内设有若干套设在进气孔上的电热网罩,机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脚,其设有多个独立的烘干腔,烘干茶叶相互间没有干扰;烘干笼受热面广,且茶叶无需翻滚,茶叶烘干质量高。
但是其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其烘干时热源单一会造成内部气流温度有差距,对茶叶的烘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该方案在下料时不方便,且下料时无法对茶叶进行初步的筛选。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茶叶烘干及初筛装置,致力于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烘干及初筛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固定设置有圆柱型供热仓,所述供热仓内部还设置有类圆筒状的烘干机构,供热仓顶部设有仓门机构,所述供热仓底部还设有下料筛选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供热仓包括圆柱体的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左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部设有进风风扇,进风口右侧还固定安装有发热板,发热板右侧固定设置有进风隔板,进风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所述隔热外壳内部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风扇,所述加热风扇之间固定设置有风扇隔板,所述加热风扇左侧还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所述进风隔板与加热板之间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仓,所述烘干仓右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回流风口,所述烘干仓内部靠近右侧壁处设置有烘干隔板,所述烘干隔板中心位置开设有回流进口,所述烘干仓左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回流出口,所述回流出口左侧还固定设置有分流板,所述烘干仓内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类圆筒状的茶叶放置仓,茶叶放置仓中间位置设置有分别与回流进口和回流出口相配合的椭圆风道,所述烘干仓顶部还设置有第一蒸汽出口,所述茶叶放置仓顶部中间位置设有电磁进料门,所述茶叶放置仓底部设置有球面仓底,所述球面仓底中心位置还设有电磁出料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4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道翻滚式高效茶叶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颗粒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