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2740.5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臻臻;马宪文;葛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翔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供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供热系统,所述的分布式供热系统包括: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用户侧热水循环模块、第一供热管道、第二供热管道以及回水管道,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供热管道和所述第二供热管道与所述用户侧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回水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用户侧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供热系统,采用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通过大部分供热区域供回水同管及分布式控制系统降低项目初始建设投资及系统运行成本,能够有效解决供热系统水利失调现象,实现多热源无条件并网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镇供热领域,特别是涉及分布式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镇集中供热主要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间接供热形式。从热源处获取热量后的一网供热供水经过换热站将二网水加热,被加热后的二网水输送至热用户处,经末端散热设备进行室内供热。此种模式下的一网供热温差约为40℃,二网温差为10~15℃,是目前供热行业最常见的供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热用户冷热不均的现象。但由传热学可知,供热循环水温越高,供热温差越大,输送的热能就会越多,二网低温、小温差输送的方式,不仅增加了管道初始投资,还会增加循环水泵的电耗。
发明内容
一种分布式供热系统,所述的分布式供热系统包括:
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用户侧热水循环模块、第一供热管道、第二供热管道以及回水管道;
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供热管道和所述第二供热管道与所述用户侧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回水管道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用户侧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管道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热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热管道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次网热水循环模块,所述一次网热水循环模块和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加热的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包括补水泵、止回阀以及循环水泵;
所述补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止回阀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止回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
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回水管道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二次网热水循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侧热水循环模块包括第一用户侧单元、第二用户侧单元以及第三用户侧单元;
所述第一用户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热管道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回水管道连接;
所述第二用户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热管道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供热管道连接;
所述第三用户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供热管道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供热管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侧单元包括电控装置、供水管球阀、回水管球阀、电动调节阀、混水泵以及软密封球阀;
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混水泵和所述电动调节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混水泵和所述电动调节阀;
所述供水管球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热管道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软密封球阀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软密封球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混水泵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动调节阀一端与所述软密封球阀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水管球阀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回水管球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翔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翔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2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