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1607.8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中;陈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组件 密封膜 密封主体 导管 充气结构 器械使用 穿刺器 密封 开口 可分离地 通道连通 一端连接 轴向贯通 复原性 通过性 空腔 切缝 穿透 相交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刺器,包括导管、支座、充气结构、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支座与导管的一端连接,导管与支座上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道,充气结构设于支座上并与通道连通;第一密封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支座上,以用于有器械使用时的密封;第二密封组件连接于支座上,以用于无器械使用时的密封,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主体与密封膜,密封主体内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在密封主体的两端形成开口,至少一端的开口由密封膜封闭,密封膜上设有穿透该密封膜的第一切缝,第一切缝的至少一侧设有短于第一切缝,且与第一切缝相交的第二切缝。本发明同时兼具了通过性与复原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以及应用该密封结构的穿刺器。
背景技术
穿刺器是腹腔镜手术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在手术时先在患者的脐部刺入充气针,同时向腹腔内注入气体,用以扩充腹腔空间,然后通过穿刺器刺入腹腔,形成通道,便于手术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气密性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腹部的气体不会泄露,穿刺器都设有密封结构。
现有的密封结构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是具有“一字型”切缝或者“十字型”切缝的密封膜,其中“十字型”切缝的各条切痕长度均相等,使用时,穿刺杆可以自由的从切缝处穿过密封膜,而当穿刺杆从切缝抽离后,密封膜又能够快速的复原,从而恢复密封环境。然而此两种密封膜均存在缺陷:“一字型”切缝的切痕少,密封膜强度强,开口的复原性能好,但是这也导致器械在通过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即通过性差;“十字型”切缝的四周均具有切痕,密封膜强度的逊于开有“一字型”切缝的密封膜,故器械可以比较容易的通过,但是这也导致密封膜在器械离开后无法及时恢复原状,即复原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器,用于解决现有穿刺器的密封结构无法兼具通过性与复原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穿刺器,
包括导管、支座、充气结构、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
支座与导管的一端连接,导管与支座上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道,充气结构设于支座上并与通道连通;第一密封组件可分离地连接于支座上,以用于有器械使用时的密封;第二密封组件连接于支座上,以用于无器械使用时的密封,其中
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主体与密封膜,密封主体内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在密封主体的两端形成开口,至少一端的开口由密封膜封闭,密封膜上设有穿透该密封膜的第一切缝,第一切缝的至少一侧设有短于第一切缝,且与第一切缝相交的第二切缝。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第二切缝远离第一切缝的一端切入至加强筋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密封膜具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圆弧面,该两个圆弧面通过一平面连接,第一切缝位于平面上并沿平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切缝越过平面后延伸至圆弧面之上;
密封膜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加复原速度的加强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第二密封组件包括沿第一切缝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组第二切缝,多组第二切缝以第一切缝的中心对称分布在第一切缝的两端,同组内的第二切缝以第一切缝对称分布在第一切缝的两侧;
或者,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一组第二切缝,第二切缝位于第一切缝的中心,且以第一切缝对称分布在第一切缝的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1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吸式针刺放血排栓一体拔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科破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