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调光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1422.7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2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吉涵;莫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力科(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6 | 分类号: | H05B45/36;H05B45/345;H05B45/355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驱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源和用于驱动所述发光源实现恒流调光控制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整流模块、恒流模块、直流模块、功率因数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以及变压器;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所述功率因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发光源的正极端。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路调光驱动系统的功率因数高、输入电压影响小且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调光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日常室内和户外照明的LED 灯具也正越来越普及。LED灯具以其高效率,低耗能,节能环保,响应快,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成为了新一代的照明光源。传统的白炽灯以及荧光灯都可以配置调光器进行调光,调整灯光的输出照度,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LED灯具一般采用多通路高压线性调光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进行调光。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的多通路高压线性调光电路方案通常包括保险丝F1、第一二级管D1、第二二级管D2、第三二级管D3、第四二极管4、滤波电容C1、压敏电阻R1、控制芯片U1以及LED灯珠。其工作原理为:输入端口连接到市电获取220V交流电,该输入电压通过串联的所述保险丝F1、并联的所述压敏电阻R1后,再经过由所述二极管 D1、第二二级管D2、第三二级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4组成的整流桥进行整流,再经过所述滤波电容C1进行滤波,最后产生一个约为300V 的高电压输出至所述LED灯珠的输入和所述控制芯片U1。所述LED 灯珠采用多路串联的方式连接,所述LED灯珠的末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口。所述控制芯片U1的SCL端口和SDA端口接收到调光指令,然后根据调光指令内容驱动响应的电流到所述输出端口,以实现恒流调光。
然而,为了让所述LED灯珠保持比较稳定的亮度,整流后的电源电压需要保持比较稳定,所以所述滤波电容C1的取值一般比较大,一般为47uF左右。这样会使所述整流桥的二极管在整流周期内导通时间较短,进而导致该方案功率因数低,一般小于0.5。另外该方案的效率受输入电压影响且波动大。市电电压波动范围一般有±20%,也就是180V~240VAC。该方案的效率等于所述LED灯珠上电压除以整流后总电压。因为输入电压是波动的,所以方案的效率受输入电压影响且波动大。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路调光驱动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功率因数高、输入电压影响小且稳定性好的多路调光驱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调光驱动系统,包括发光源和用于驱动所述发光源实现恒流调光控制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
整流模块,用于将市电整流转换为半正弦波电压并输出;
功率因数模块,用于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半正弦波电压进行功率因数调整处理及升压稳压处理后输出;
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半正弦波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
恒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直流模块输出的所述直流电压,以及接收外部的IIC调光指令,根据该IIC调光指令产生相应的恒定电流并输出至所述发光源的负极端;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以及变压器;
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输入端;
所述变压器的初级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
所述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力科(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思力科(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1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