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9794.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7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凌严;朱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异荣;吴敏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指纹 传感器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包括:支撑框结构,所述支撑框结构中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贯穿所述支撑框结构;位于所述开口中的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底部和支撑框结构底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框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分别与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和支撑板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和支撑框结构上的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支撑框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的性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指纹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是通过光学指纹传感器采集到人体的指纹图像,然后与系统里的已有指纹成像信息进行比对,来判断正确与否,进而实现身份识别的技术。由于其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人体指纹的唯一性,指纹成像识别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公安局和海关等安检领域、楼宇的门禁系统、以及个人电脑和手机等消费品领域等。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的成像方式有光学成像、电容成像、超声成像等多种技术。相对来说,光学指纹成像识别技术成像效果相对较好,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现有的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的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以提高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包括:支撑框结构,所述支撑框结构中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贯穿所述支撑框结构;位于所述开口中的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底部和支撑框结构底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框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分别与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和支撑板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和支撑框结构上的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支撑框结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和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接触且可分离。
可选的,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包括边框区;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的边框区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的边框区粘合在一起,且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接触且可分离。
可选的,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有机聚合物。
可选的,所述缓冲层的弹性模量为100MPa~10000MPa。
可选的,所述缓冲层在压缩状态下的厚度为0.05毫米~1毫米;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至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的间隙尺寸为0.05毫米~1毫米。
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在弹簧的压缩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性泡棉。
可选的,所述弹性泡棉的弹性模量为10MPa~1000MPa。
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力片或阻尼器。
可选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支撑板和部分厚度的支撑框结构。
可选的,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块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和位于光学指纹传感器上的准直器,所述准直器与光学指纹传感器粘合在一起;所述准直器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上的盖板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9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