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屏终端音频输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8030.5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凡;吴建明;李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文件 双屏终端 音频输出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独立播放 音频设备 音源播放 显示屏 音频文件播放器 终端 重采样数据 独立音频 分屏模式 混音处理 音频功能 娱乐功能 采样 匹配 进程 播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屏终端音频输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双屏终端在分屏模式下不能进行音频输出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在每一显示屏内分别独立播放一音频文件,对应所述音频文件分别创立一音源播放进程;在所述音源播放进程内对所述音频文件进行混音处理并重采样;所述音频文件对应的重采样数据分别输送到相互独立音频设备,在所述音频设备分别播放所述音频文件。通过将两个显示屏上的音频文件播放器分别匹配到一个独立的音频设备上,从而能够使得两个音频文件分别独立播放,互不影响,实现了双人同时娱乐功能,提升了双屏终端的音频功能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屏终端音频输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产品越来越多样化,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终端全面屏逐步得到推广,全面屏和更高屏占比的终端产品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以此同时,随着终端屏幕技术不断发展,可折叠屏幕以及可弯曲屏幕也开始逐步推广。双屏终端就是在在终端前后表面各设置一显示屏,或者采用可弯曲屏幕分别在所述终端前后表面上形成双屏结构,或者将两个终端屏幕通过一折叠转轴连接起来,能够实现多种屏幕工作模式,从而满足用户多种场景的大屏幕多任务显示需要,提升用户体验。
当前双屏终端同时播放多媒体时,由于终端只有一套喇叭系统、一个耳机插口、蓝牙耳机设备,同时只支持一路输出,同时系统中耳机和蓝牙耳机采用后者优先或者前者优先的原则来确定声道的输出,无法实现双屏播放不同多媒体资源输出到不同的音频设备,双人同时娱乐互相不影响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屏终端音频输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双屏终端在分屏模式下不能进行音频输出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屏终端音频输出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每一显示屏内分别独立播放一音频文件,对应所述音频文件分别创立一音源播放进程:
在所述音源播放进程内对所述音频文件进行混音处理并重采样;
所述音频文件对应的重采样数据分别输送到相互独立音频设备,在所述音频设备分别播放所述音频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在每一显示屏内分别独立播放一音频文件还包括:
通过一用户选择界面匹配所述音频设备接口,使得所述显示屏的音频文件分别与一所述音频设备进行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音频设备为有线耳机和蓝牙耳机时,在所述用户选择界面分别将所述音频文件与所述有线耳机、所述蓝牙耳机进行接口匹配。
可选的,所述音频设备为本地听筒和有线耳机时,在所述用户选择界面分别将所述音频文件与所述本地听筒、所述有线耳机进行接口匹配。
可选的,所述音频设备为本地听筒和蓝牙耳机时,在所述用户选择界面分别将所述音频文件与所述本地听筒、所述蓝牙耳机进行接口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音频设备为两个同步并联连接的蓝牙耳机时,在所述用户选择界面分别将所述音频文件与每一所述蓝牙耳机进行接口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音频设备为两个同步并联连接的蓝牙耳机时,采用非均衡权重的时分方式与终端进行并联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在每一显示屏内分别独立播放一音频文件包括:
在每一显示屏上使用不同的音频播放器分别播放对应的所述音频文件;或者同一音频播放器通过应用镜像功能在两个显示屏上分别播放对应的所述音频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在每一显示屏内分别独立播放一音频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8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