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及其安装结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7247.4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柏秋实;程竹;吴一迪;李思怡;朱振;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64;F24F11/65;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机 风道 全热交换器 全热交换 新风装置 安装结构 热湿交换 排风机 安装效率 风道热量 空气更换 有效存储 有效实现 减小 室内 | ||
1.一种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全热交换器、新风机以及排风机;所述外壳内设有风道;所述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中部;所述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端部,并位于所述全热交换器一侧;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另一端部,并位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动百叶;所述电动百叶设置于所述风道的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新风机和所述排风机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新风机的内侧和/或所述排风机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感温包;所述感温包包括有外环感温包、内环感温包以及全热交换器感温包;所述外环感温包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一风口处;所述内环感温包设置于所述风道的第二风口处;所述第一风口设置于所述风道的一端,所述第二风口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另一端;所述全热交换器感温包设置于所述全热交换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有直流通道和转弯通道;所述直流通道和所述转弯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排风机和所述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直流通道内;所述新风机设置于所述转弯通道的外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平衡窗口;所述平衡窗口设置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或出风口处,用于调节所述进风口外侧和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外侧之间的静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窗口设置于所述风道进风口或出风口的下端;所述平衡窗口包括有窗口本体、室外固定百叶、室内固定百叶、平衡板、第一行程开关以及第二行程开关;所述室外固定百叶和所述室内固定百叶分别设置于所述窗口本体的两侧;所述平衡板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窗口本体内;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窗口本体内,并位于所述平衡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和/或所述排风机为轴流风机;和/或,所述外壳通过钢板拼接而成;和/或,所述保温层为发泡而成的隔热层;和/或,所述风道内壁喷涂有蓄热涂料;和/或,所述外壳包括有多层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为蜂巢结构,所述蜂巢结构喷涂有蓄热涂料。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包括有金属网和纱布滤芯;所述金属网设置于所述纱布滤芯的两侧。
11.一种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安装结构,包括有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于室内,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所述风道的排风机朝向所述室外设置,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所述风道的新风机朝向所述室内设置,所述排风机底部设有平衡窗口;或,所述新风装置设置于室外,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所述风道的排风机朝向所述室内设置,所述新风装置通过所述风道的新风机朝向所述室外设置,所述新风机底部设有平衡窗口。
12.一种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有新风装置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的新风装置;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分别与所述排风机和所述新风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排风机单独工作,以对室内进行排风;和/或,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新风机单独工作,以对室内提供新风;和/或,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新风机和所述排风机相互切换工作,以进行联合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72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间气流诱导及有害气体净化方法
- 下一篇:睡眠用空气去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