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36560.6 | 申请日: | 2018-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8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田俊;张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4/205 | 分类号: | B29C64/205;B29C64/227;B29C64/118;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604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机组件,包括背板、至少一个打印组件以及与打印组件一一对应的同轴度调节组件,打印组件包括一驱动装置,一活塞及一料筒,驱动装置安装于背板上以驱动活塞沿料筒的轴向方向运动,料筒安装于同轴度调节组件上,同轴度调节组件用以对料筒在水平方向上至少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位置调节,本发明降低了制作时的精度要求,在需要更换某一部件时只需要将待更换的部件替换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组件装置,减少了维修费用和成本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机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于生物制造的3D打印技术主要包括熔融沉积制造(FD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喷墨打印、激光直写、挤出沉积、微滴喷射等成形技术。
挤出沉积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连续式直写技术的成形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压缩空气或者电机产生的推力来实现将打印材料从料筒中挤出,通过喷嘴以连续丝的方式沉积在基板上,再经过逐层堆积最终形成三维结构。根据压力产生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挤出沉积制造技术分为气体压力助推微注射器式挤出沉积制造(Pressure AassistedMicrosyringe,简称PAM)和电机助推微注射器式挤出沉积制造(Motor AssistedMicrosyringe,简称MAM)。
与传统的支架制备工艺和增材制造技术相比,挤出沉积制造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制备出内外结构都高度复杂三维结构;(2)适用材料范围广,溶液、胶体、悬浮液、熔融体等状态的材料均可成形;(3)采用多喷头沉积成形,可实现成分上的梯度变化,(4)打印环境不引入对生物活性材料(如细胞、生长因子)有害的因素。
目前电机助推微注射器式挤出沉积制造(MAM)装置一般都采用一体化结构来进行机械加工,即将支撑驱动装置的支架、背板以及下支架三者进行一体化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加工成本高,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加工材料的浪费,而且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从而限制了打印机制造的生产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组件,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3D打印机组件,包括背板、至少一个打印组件以及与所述打印组件一一对应的同轴度调节组件,所述打印组件包括一驱动装置、一活塞及一料筒,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背板上以驱动所述活塞沿所述料筒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料筒安装于所述同轴度调节组件上,所述同轴度调节组件用以对所述料筒在水平方向上至少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位置调节。
优选地,所述同轴度调节组件包括横向调节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所述横向调节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用以横向调节所述料筒的位置,所述纵向调节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调节组件上用以纵向调节所述料筒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横向调节组件包括一连接板和一承载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滑动安装于所述背板上且与所述背板平行设置,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料筒包括筒体和外缘,所述外缘设置于所述筒体侧壁上端开口处,所述料筒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外缘下端与所述承载板抵接;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一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上下贯穿的料筒孔,所述筒体内设于所述料筒孔中,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下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并列的横向条形孔,每一所述横向条形孔中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横向条形孔与所述背板螺纹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外部且尺寸大于所述横向条形孔的宽度尺寸。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纵向条形孔,每一所述纵向条形孔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纵向条形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承载板的上部且尺寸大于所述纵向条形孔的宽度尺寸。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位于所述小孔的上方,所述阶梯孔的小孔孔径大于所述筒体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6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