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传热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6554.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伟;胡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20;F24H9/18;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相变蓄热 电锅炉 蓄热 强化传热 减小 控制方式切换 自动控制系统 电加热元件 供回水系统 气水换热器 安全隐患 保温外壳 保障设备 报警功能 采暖设备 存储热量 供暖效率 模块实现 输电线路 外壳主体 系统发生 循环风机 异常处理 异常故障 用电低谷 用电高峰 智能控制 风机 供暖 释放 输出 | ||
一种强化传热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涉及采暖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保温外壳,循环风机,蓄热模块,电加热元件,气水换热器,自动控制系统和外壳主体。所述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可以在用电低谷的晚上存储热量,在用电高峰的白天释放热量,从而在提高了供暖效率的情况下,减小了白天对公共输电线路造成的负载,减小了安全隐患。在控制方面,所述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还可以实现自动、手动、远程三种控制方式切换使用,可对风机供暖输出、供回水系统、蓄热模块实现智能控制。系统发生异常故障时除有报警功能外,还有自动异常处理功能,可以保障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化传热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
背景技术
在冬季,由于空气温度较低,需要对室内进行供暖,尤其在我国北方,普遍需要进行集中供暖,目前主要采用的供暖方式是以燃煤为主,然而,采用燃煤式供暖的方法,需要燃烧大量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造成空气污染,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在北方的大多数城市,冬季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伴随有雾霾的发生,为了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煤改电”政策,鼓励使用电采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电锅炉供暖系统逐渐被人们所采用。
在冬季寒冷天气状况下,由于大家对供暖的需求较大,当温度降低时,人们会在同一时间加大供暖系统的功率,这一方面,造成公共输电线路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极高的负载,具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可能无法同时满足大家的供暖需求,因此,蓄热式电锅炉为电能供应与需求的矛盾提供了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现有的蓄热式电锅炉主要以显热蓄热为主,但由于其蓄热储存的热量小,结构庞大,想要得到更多的热量必须增加其体积来实现,因此限制了显热蓄热式电锅炉的发展。市场上的潜热相变蓄热电锅炉大多以中低温为主,并且换热效率低,不能充分蓄热,而且浪费能源,控制方式单一,不能实现自动化,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传热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此蓄热电锅炉蓄热模块采用锯齿型换热板,与加热元件间隔布置,避免了因一组加热元件的损坏使得整体锅炉不能蓄热的弊端,并使得锅炉在相同时间,可以储存更多的热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电能供应与需求的矛盾及采暖设备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传热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在夜间电价低谷阶段进行储存热量,在白天平谷及峰谷阶段进行放热,来缓解电能供应与需求矛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强化传热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包括保温外壳、循环风机、蓄热模块、电加热元件、气水换热器、自动控制系统、外壳主体;其中:
所述高温相变蓄热式电锅炉保温外壳为长方体空壳,其内部安装有循环风机、蓄热模块、电加热元件、气水换热器;自动控制系统安装在保温外壳外;在保温外壳内部还设有平行底面的绝热隔板,在绝热隔板下面是气水换热器,绝热隔板上面是蓄热模块,蓄热模块是由多个锯齿型换热板组成,多个锯齿型换热板之间形成错综的风道,蓄热模块在与锯齿型换热板平行的两侧,一侧设有进气口,一侧设有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平行锯齿型换热板之间的风道连通,风道内安装有电加热元件,;出气口依次通过气水换热器的风程、循环风机与进气口连接;气水换热器的水程与供暖循环水连接。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循环风机、电加热元件、气水换热器连接。
所述循环风机安装于所述保温外壳内部底部,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根据需求实现风量的自动控制。
所述蓄热模块被制成锯齿型换热板,安装于绝热隔板之上,由于采暖热负荷的不同,换热板组成的换热区域亦不同,包括上下两个进气口和上下两个出气口。所述蓄热模块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蓄热模块内部的温度,以免温度过高破坏相变蓄热材料,温度传感器也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每条风道入口,即在同一平面内的相邻的两个锯齿型换热板之间的风道内安装有电加热元件,使此后的所述蓄热模块进行储热;所述电加热元件与外接电网连接同时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6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