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修正比例导引的智能车自动驾驶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35019.3 | 申请日: | 2018-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2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马照瑞;李霞;周蕴文;王浩;栗娜;雷军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张增辉 |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修正 比例 导引 智能 自动 驾驶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修正比例导引的智能车自动驾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位置传感器测量智能车辆相对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偏差,然后采用数字微分与滤波器估算该位置偏差的微分,在此基础上假想有一目标位于车道中心线并伴随智能车的运动而运动,采用比例导引法,计算该假想的视线角变化速率,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得到修正比例导引的视线角速率,最终采用上述比例导引的视线角速率与修正视线角速率形成自动驾驶规律,实现车辆沿车道线的自动驾驶;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智能车与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偏差并估算位置偏差微分
首先采用前后两保险杠上安装的位置传感器测量智能车辆横向位置相对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偏差,把该偏差记作:ys;
在获得位置偏差测量值后,采用数字微分,求取位置测量误差的微分信号,即:采用位置信号的前后两次测量差,按照下式求取:
表示车辆位置误差测量值ys数字微分信号;
△T为前后两次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周期;
最后将上述数字微分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滤掉前面求导算法引入的高频噪声:
Ta为滤波时间常数,
S代表传递函数的微分算子,微分算子表示求取信号的导数,也叫信号的一阶导数,即信号的变化速率;
步骤二:构建假想目标,设置其运动信息和智能车辆的运动信息
假设在智能车辆期望行使的道路中心线上,有一假想目标位于车道线上,它的侧向位移为记为zm,
侧向位移以垂直于当前道路中心线的方向为轴,与道路中心线的交点为原点,左为负,右为正,由于其位于车道线上,故记作zm=0;
而假想目标纵向位移记为xm,以智能车当前位置与车道线垂直方向的交点为原点,其坐标记作xm=xc+d,
其中xc:车辆的位移,
d:表示假想目标位于智能车辆前方的距离,d=vdt+d0,其中vd表示假想目标的速度,d0为假想目标与智能车辆最初的距离;
再设置智能车辆的位置,其侧线位移为记为zc,采用步骤一中的测量真实值ys,车辆的纵向位移记为xc;
其中zc=ys,此时以小车位于车道线右为正,左为负;
xc按照如下公式设置,xc=vct,
其中t:表示时间,vc:表示智能车辆的速度;
步骤三:求解虚拟视线角速率
按照假想目标与智能车的位置定义假想视线角q,该假想视线角是以小车位置为坐标原点o,平行于车道线当前切线方向为x轴,垂直于y轴为z轴建立动坐标系xoz,虚拟目标与车辆两点位置连线在所建坐标系中与x轴的夹角即为q;其中q的定义为在此无需计算q值;
而△x定义为假想目标与智能车辆两点距离在x轴的分量,即△x=xm-xc,△z定义为假想目标与智能车辆两点在z轴的分量,即△z=zm-zc;
虚拟视线角速率按照q的定义求导得:
其中其中采用步骤一中所求数字微分;
步骤四:求解基于修正比例导引的视线角导数计算方法
在上一步虚拟视线角的求取基础上,设计修正比例导引率,即设计
其中c1、c2为常数,va:作为引入的修正参数;
步骤五:构建基于修正比例导引的自动驾驶规律
在步骤三和步骤四的基础上,构建未考虑饱和因素的智能车辆自动驾驶规律为
δa为未考虑饱和因素的智能车辆的车轮转角指令信号;再考虑叠加抗饱和因子,其自动驾驶规律设计为
其中参数k1、k2、k3、k4与ε为常数;
δ为叠加抗饱和因子的智能车辆的车轮转角指令信号;
步骤六:参数调试并最终确定智能车辆自动驾驶规律
通过多次精选调试上述自动驾驶规律中的各项参数,最终确定智能车辆的自动驾驶规律与全部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50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巡逻的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和送货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