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4505.3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仲秋;刘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李政科 |
地址: | 421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子 转子轴 气蚀 转子式机油泵 内转子 泵盖 泵体 进油 通孔 周面 轴孔 转子 内外转子 啮合区域 容积效率 运转 中高速 油孔 油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转子轴、内转子和外转子,所述内转子固定在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安装在泵体的轴孔中,另一端安装在泵盖的轴孔中,所述外转子的周面设有多个径向的通孔。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外转子的周面设有多个径向的通孔,这样当转子运转时,不仅可以从内外转子的端面进油,还可以从油孔中部进油,使油液能及时充满运转啮合区域,从而中高速区域的提升容积效率,改善气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转子式机油泵。
背景技术
转子式机油泵由泵体、内转子、外转子、转子轴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固定安装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
一般转子式机油泵的内转子有4个或4个以上的凸齿,外转子的凹齿数比内转子的凸子数多一个,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的外廓形状曲线为次摆线。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其缺点是内外转子啮合表面的滑动阻力比齿轮泵大,因此功率消耗较大。
这种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决定了是从内外转子的端面进油,当转子厚度太厚,在中高压区域,转子厚度及转速原因就会导致充油不满,从而引起含气过多,使容积效率下降严重及产生气蚀损坏零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转子轴、内转子和外转子,所述内转子固定在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安装在泵体的轴孔中,另一端安装在泵盖的轴孔中,所述外转子的周面设有多个径向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对应设置在外转子的凹齿处。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外转子的凹齿数量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外转子的周面设有多个径向的通孔,这样当转子运转时,不仅可以从内外转子的端面进油,还可以从油孔中部进油,使油液能及时充满运转啮合区域,从而中高速区域的提升容积效率,改善气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子式机油泵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转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泵体 2——泵盖 3——转子轴
4——内转子 5——外转子 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4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平衡端面油压的转子式机油泵
- 下一篇:一种机电设备自控维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