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负载加速度阻尼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3874.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7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曼昔维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B66B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加速度 阻尼 缓冲器 | ||
本发明属于阻尼缓冲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负载加速度阻尼缓冲器,它包括底座、均衡快、第一齿条机构和二齿条机构等,其中两个均衡块分别通过第一梯形滑条与梯形滑槽的配合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滑槽中;第一齿条机构和第二齿条机构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滑槽内开有梯形滑槽的两侧面上;在整个阻尼缓冲的过程中,阻尼缓冲器的内部全部为机械传动;结构比传统的液压式更为简单;第一齿条机构和第二齿条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传动实现了对大载荷的阻尼缓冲效果,进而防止了在撤销载荷时,阻尼缓冲器的复位对人员的冲击伤害;当很小的载荷作用于压板时,整个阻尼缓冲器不发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尼缓冲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负载加速度阻尼缓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阻尼设备属于液压式缓冲器,液压式缓冲器是一种耗能性缓冲器;在液压式缓冲器中的缸体内壁具有溢流孔的液压缓冲器。当载荷作用于缓冲器活塞顶端橡胶缓冲触点时,该触点随同辅助弹簧吸收了第一次冲击,载荷使活塞进入充满油液的油缸,油就被迫从油缸壁上的节流油孔进入外部储油箱中,随着活塞下降,油缸壁上节流孔逐步减少并缩小,使节能孔总面积减小而增大油的节流作用,因此产生足够的油压使得活塞运动减速,直到平稳地停止;其结构比较复杂,设计成本比较高,另对于大负载设备而言容易发生高压泄露风险,特别在溢流孔位置,极易因为高压发生液压管路爆裂。
本发明设计一种大负载加速度阻尼缓冲器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负载加速度阻尼缓冲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负载加速度阻尼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第一滑槽、梯形滑槽、压板、均衡块、第一梯形滑条、第一齿条机构、第二齿条机构、U型支架、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复位弹簧、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轴、载荷飞轮、单向离合器、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轴、第七锥齿轮、第四齿轮、第三轴,其中底座的上端面上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壁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开有两个梯形滑槽,且每个侧面上的两个梯形滑槽关于底座中心面对称;四个梯形滑槽在竖直方向相互平行;均衡块的一个侧面的边沿安装有第一梯形滑条;两个均衡块分别通过第一梯形滑条与梯形滑槽的配合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滑槽中;第一齿条机构和第二齿条机构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滑槽内开有梯形滑槽的两侧面上;第一齿条机构和第二齿条机构分别与相应的均衡块的侧端面固定连接;单向离合器与第五锥齿轮通过第一轴安装在第一滑槽中,且单向离合器和第五锥齿轮通过各自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载荷飞轮通过其内圆面嵌套在单向离合器的外圆面上;U型支架的两端的侧面上分别开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U型支架安装在第一滑槽的底部;第一轴位于U型支架两端之间;第一传动轴穿过第一轴孔安装在U型支架的一端;第二传动轴穿过第二轴孔安装在U型支架的另一端;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且第三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六锥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第二轴安装在第一滑槽中,且第六锥齿轮和第三齿轮通过各自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七锥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第三轴安装在第一滑槽内壁上;第二轴和第三轴位于第一滑槽内壁同一侧;第七锥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各自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第七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压板安装在第一齿轮机构和第二齿轮机构之上;两个均衡块分别与压板下端面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复位弹簧位于第一滑槽中,且两个复位弹簧对称地分布于第一滑槽底部的两端;每个复位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滑槽的底部和压板的下端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曼昔维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曼昔维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