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3581.2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8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宗义;陈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41;H01L21/336;H01L29/7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兰;孙志湧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压元件及其制造方法。高压元件包含:半导体层、绝缘结构、深阱区、埋层、第一高压阱区、第一导电型阱区、第二高压阱区、本体区、本体极、深阱柱、栅极以及源极与漏极。其中,深阱柱于通道方向上,介于栅极的导电层靠近源极的一侧,与漏极之间,以提供少数载流子吸收通道,而抑制寄生晶体管导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能够抑制寄生晶体管导通的高压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1A与1B分别显示一种已知高压元件100的俯视示意图与剖视示意图。所谓的高压元件,是指于正常操作时,施加于漏极的电压高于5V。一般而言,高压元件100的漏极19与本体区16间,具有漂移区12a(如图1B中虚框线范围所示意),将漏极19与本体区16分隔,且漂移区12a在通道方向(如图1A与1B中虚线箭头所示意)的长度根据高压元件100正常操作时所承受的操作电压而调整。如图1A与1B所示,高压元件100包含:阱区12、绝缘结构13、漂移氧化区14、本体区16、本体极16’、栅极17、源极18、与漏极19。其中,阱区12的导电型为N型,形成于基板11上,绝缘结构13为区域氧化(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LOCOS)结构,以定义操作区13a,作为高压元件100操作时主要的作用区。操作区13a的范围如图1A中,粗黑虚线框所示意。栅极17覆盖部分漂移氧化区14。
高压元件100操作时,因高电场而产生的热载流子中的空穴(少数载流子),会经由本体区16注入本体极16’,此少数载流子所形成的电流会造成本体区16与源极18间的顺向电压提高,将使由本体区16、源极18与阱区12所形成的NPN寄生晶体管导通,而限制了安全操作区域(safe operation area,SOA),其中安全操作区域的定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予赘述。此外,本体区16与阱区12间的PN接面所形成的电容太大,于高压元件100操作时的瞬时响应,也会在源极18与本体区16间造成位移电流,也会使得寄生晶体管导通。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在高压元件操作时,抑制寄生晶体管导通,提高安全操作区域的高压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