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频间断连续波雷达缓和相互干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3263.6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邱万智;郑海树;张凡;张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岸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潘剑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频 间断 连续 雷达 缓和 相互 干扰 方法 | ||
1.一种调频间断连续波雷达缓和相互干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过程,产生第一个扫频周期发送信号脉冲段所需的N个M元随机数{cn,n=0,1,…N-1},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为一个扫频周期内的脉冲段数目,即
N=floor(T/Tc)
其中,T为扫频周期,Tc为收发开关周期;
步骤2:添加初始相位,根据所述随机数{cn}对一个扫频周期内的每一个脉冲段信号附加一个M相随机初始相位其中,
步骤3:发送端发送所述一个扫频周期的发送信号;
步骤4:接收端接收所述一个扫频周期发送信号的回波信号;
步骤5:频谱分析过程,对所述一个扫频周期回波信号的差频信号z(n)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回波信号频谱;
步骤6:噪声频谱提取过程,对所述回波信号频谱做信号检测,判断目标点和噪声点;
步骤7:噪声频谱处理过程,将所述噪声频谱进行平移,量化和抽样处理,产生N个M元随机数{cn,n=0,1,…N-1},用于下一个扫频周期发送信号脉冲段初始相位的添加;
步骤8:将所述一个扫频周期回波信号的差频信号z(n)传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保存;
步骤9:重复运行步骤2至步骤7的操作P-1次,其中P为一帧数据所需的扫频次数,其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10:目标参数估计过程,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对所述P个扫频周期回波信号的差频信号z(n)进行处理,提取目标参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频周期内脉冲段添加随机初始相位后的发送周期性脉冲信号为
其中,t为时间变量,rect(t)为矩形函数:
Tc为收发开关周期,τ为脉冲宽度,f0为中心频率,μ=B/T为扫频斜率,B为扫频带宽,T为扫频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过程产生N个M元随机数{cn}的操作为,从整数集{0,1,2,…,M-1}中随机抽取,其中
cn=(acn-1+b)mod M,n=0,1,…,N-1
其中常数的设定范围为:乘积因子0aM;增量因子0≤bM;种子0c-1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一个扫频周期回波信号的差频信号z(n)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回波信号频谱的操作为:对差频数字信号序列{z(n),n=1,2,…,Q}做L点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再取其幅值的平方得到回波信号频谱p(k),其中,Q为一个扫频周期差频信号数据点数,L为大于等于Q的整数,即
P(k)=|FFT(z(n))|2,k=0,1,…,L-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回波信号频谱提取噪声频谱,过程操作为:对回波信号频谱{p(k),k=0,1,…,L-1}做信号检测判断出目标点和噪声点,其中,噪声点为K个,其对应的频率值为K0,K1,…,KK-1,噪声点的p(k)值就构成了噪声频谱序列{r(k)},即
r(k)=p(Kk),k=0,1,...,K-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岸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岸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2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