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形数据快速可视化辅助河床演变研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2710.6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岳红艳;黎礼刚;姚仕明;朱勇辉;黄莉;张慧;刘心愿;渠庚;唐峰;邓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床 可视化 横断面 地形数据 基础数据 水下地形 采集 河道 后处理 冲淤变化 高程变化 技术手段 平面分布 冲淤 高程 研究 绘制 同行 | ||
1.一种地形数据快速可视化辅助河床演变研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地形图中特征地形线和实测点层的不同属性特点集中批量采集多年河道不同测次水下地形数据,包括X、Y和Z坐标值;
步骤2、完成河床典型横断面基本数据采集工作,集中提取典型横断面起点距和高程数据;
步骤3、编制河床典型横断面历年冲淤变化脚本执行文件,在CAD中快速生成河床典型横断面历年冲淤变化图;
步骤4、集中计算选取的研究河段典型横断面的特征值,同时采用断面地形法计算河床冲淤量;
步骤5、在SURFER软件中采用网格地形法计算研究河段的河床冲淤量,并和断步骤4面地形法计算河床冲淤量进行综合对比,最后确定该河段河床冲淤量;
步骤6、绘制不同测次间的河床冲淤变化平面分布云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形数据快速可视化辅助河床演变研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
(1)先打开AUTOCAD软件,读取地形图文件,一般地形图的图层包括控制点、首曲线、计曲线、实测点、水边线图层,为保证计算精度,首先需要对地形图进行整理,保证地形图范围与断面法一致,由于岸上侧点比较稀疏,可根据等高线高程适当内插一些,将地形图中的多余信息图层关闭,仅留取线条和高程点图层,另存为*.dxf文件;
(2)打开对象名选项中,先将地形中的多段线、特征点用list命令查看各自属性;
(3)图层名选项中,包括线型、颜色、块名;
(4)将自编可视化主程序文件打开后,在主菜单中选择“断面”,分项选择“读DXF文件”,输入第(2)小步中所取得对象名、图层名、线型名、颜色、块名或高程信息;
(5)对上步中各种点或线段的信息输入完后,分别点选“三维点”,生成多个对应*.pts数据文件,最后将多个数据文件合并为一个文本文件,以*.txt扩展名格式保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形数据快速可视化辅助河床演变研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
(1)在EXCEL空白工作薄中输入需要剖的河床典型横断面左右起止点坐标,第一行第一列输入“1”,第一行第二列输入断面数“n”;
(2)第二行第一列输入断面号,第二行后面四列分别为断面起止点横纵座标值,第二行第6和第7列均输入数值“0”;第三行往下依次类推,输入所有河床典型横断面断面号总数、断面号及断面坐标起止点坐标值;
(3)输入完横断面断面号、起止点坐标值信息后将该文件另存为扩展名为*.csv的文件,用记事本打开*.csv文件,删掉第一行中尾部出现的一些逗号,点击保存并关闭;
(4)在主菜单中选择“断面”,分项选择“数据采集”,按左键点选“模型北京坐标”,按左键点选“打开散点”,选择步骤1中第(5)小步中生成的*.txt数据文件;
(5)按左键点选“采集多断面”,选择要求剖的断面起始点坐标文件,即第(3)步中生成的扩展名为*.csv的文件,按左键点选“保存多断面”;
(6)在与主程序文件相同文件夹中可查到自动生成的剖分好的断面数据文件,文件名为“输出断面.sec”;
(7)在EXCEL界面下打开“输出断面.sec”,选择“逗号”分隔符打开该数据文件,最后得到的河床典型横断面起点距和高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27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口水流垂向掺混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推摇结合的造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