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液相还原氧化钨制备超粗钨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1907.8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敦强;易志强;王晓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还原 氧化钨 制备 超粗钨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液相还原氧化钨制备超粗钨粉的方法,以氧化钨和钨粉为原料,所述氧化钨与钨粉粒径范围为0.2~1.0μm,将原料按一定质量比,其中钨粉含量0wt%~10wt%混合均匀,放入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待温度升到设定的还原温度后保持0~1h,关闭氩气,向管式炉内通入纯氢气进行还原,还原温度1420~1600℃,保温时间0.5~2.5h,制备出超粗钨粉。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适合工厂批量生产超粗钨粉,制备出的钨粉分散性好且粒度分布均匀,其平均粒径为58~7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粉末冶金制粉领域。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俗称为“工业的牙齿”。粗晶WC-Co硬质合金因其特殊的耐冲击、高硬度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矿山开采、石油钻井等领域。金属钨粉是生产硬质合金、纯钨及钨合金等制品的重要原料,不论是硬质合金或其他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对钨粉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硬质合金领域,钨粉的粒度和粒度分布直接影响所生产的WC粉的粒度及粒度分布。不同用途的硬质合金根据所用的WC粉粒度不同,对原料钨粉的平均粒度及粒度组成有着不同的要求:切削刀具要求钨粉及WC粉粒度细小,粒度分布窄;而冲击工具要求钨粉及WC粉粗大,粒度分布较宽。因此,制备颗粒粗大、分散性好的粗钨粉是粗晶WC-Co硬质合金制备的关键技术。
钨的熔点较高,工业上只能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生产,一般通过还原钨氧化钨或钨卤化物来制备钨粉。工业上一般采用掺杂Na或Li元素来制备超粗钨粉,在1000~1200℃下还原,平均粒径可达20~30μm,但钨粉的形貌较差,呈不规则状,均匀性也较差。此外,湿氢还原法也是制备超粗钨粉常采用的方法,以WO3为原料,还原温度在1250℃以上,采用较长的保温时间来制备超粗钨粉。专利CN101664809A《一种均匀粗晶粒钨粉及碳化钨粉末的制备方法》公开的方法是以钨的氧化物(黄钨、蓝钨、紫钨)或钨的氧化物和细钨粉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粗晶金属钨粉。使用该方法在还原过程中,向还原炉内输送水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还原温度为900~1350℃,还原时间3~50h,最后还原所得粗晶钨粉的粒度为10~100μm,该方法在制备Fsss粒度为100μm超粗钨粉时所用原料为Fsss粒度30μm的超粗钨粉,还原温度1350℃,还原时间为50h,此方法还原时间长,实际生产效率较低,对设备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液相还原氧化钨制备超粗钨粉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氧化钨和钨粉(粒径范围0.2~1.0μm)为原料,通过改变氧化钨和钨粉的比例(钨粉0wt%~10wt%),经高温(1420~1600℃)氢还原后,制备出不同粒度的超粗钨粉。三氧化钨的熔点为1473℃,当还原温度高于三氧化钨熔点时,体系中的三氧化钨全部转化为液相,此时向炉管内通入氢气进行还原,将形成一个钨粉从液相三氧化钨中形核长大的体系。而当还原温度低于三氧化钨的熔点时,体系中的三氧化钨被还原成钨粉主要依赖于“挥发-沉积”长大机制,相比于液相形核长大,钨粉依靠“挥发-沉积”长大的速率显然要慢得多。此外,由W-O系二元相图可知,当体系中物质的氧原子含量稍低于75%(WO3的氧原子含量),体系的熔点温度降至1420℃。因此,本发明在三氧化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钨粉,还原过程中钨粉将会与之反应生成钨的中间氧化物(WO2.9、WO2.72或WO2),使体系熔点降低,有利于在较低温度和较短还原时间内制备出超粗钨粉。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及生产成本较低的超粗钨粉生产新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备超粗钨粉的还原时间长、工艺流程繁琐及生产成本高等缺陷。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
(1)将原料氧化钨与钨粉(粒径范围0.2~1.0μm)按一定质量比(钨粉0wt%~10wt%)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1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金属粉生产用卧式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银粉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