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调压塔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31775.9 | 申请日: | 2018-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进;储善鹏;何伟;张柏成;沈晓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3B11/06 | 分类号: | E03B1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姜雯 |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压 浮球 通气管 水锤压力 水位 供水系统 防护 管道内压力 水面 侧向位移 输水管道 托架固定 自由液面 连接管 塔顶部 塔塔壁 托架 流出 漂浮 升高 堵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调压塔,所述调压塔内设置有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球,以及限制浮球向下和侧向位移的托架,托架固定于调压塔塔壁。调压塔顶部设有通气管,浮球直径大于通气管的直径。调压塔底部设有连接管连接输水管道。当供水系统出现正水锤压力时,水流从管道中流入调压塔,塔内水位上升,浮球上升,当浮球堵住通气管时,阻止水位继续升高。当供水系统出现负水锤压力时,管道内压力突降,水流从调压塔流出,此时调压塔相当于单向塔的功能,主要起到防护负水锤压力的作用。当水位下降至通气管以下时,浮球也随之下降,此时通气管打开,塔内水面为自由液面,此时调压塔相当于双向调压塔,同时起到防护正、负水锤压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距离供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调压塔。
背景技术
在长距离供水工程中水锤防护措施较为常见的有调压井和单向塔。调压井的优点是无需额外设置补水措施,双向进水,自动调节水位,对正、负水锤压力都可以起到防护效果,但缺点是其水位受该点水头压力的控制,当调压井的水位较高时,造成调压井高程高或者需要建设专门的溢流设施,投资较大。
而单向塔的优点是可以人为设置塔内水位,并且水流只能从塔内流向管道,高程一般较低且可控,工程造价较低。其缺点是,塔内水位只能下降,不能实现自身调节,故为了避免底部漏空需要及时补水,运行维护较为复杂。
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较为平缓,上游水库与受水点之间高差较小,故平原地区上的供水工程系统中产生的正水锤压力一般较小,而水锤防护的重点是负水锤压力,故在平原地区的供水工程中应用单向塔较多。
平原地区长距离供水工程,既有平原地区管道以负水锤压力为主要水锤压力的特点,由于长度大,又具有关阀时易出现正水锤压力的特点,故有必要寻求一种造价低,防护负水锤压力的同时,兼顾防护正水锤压力的调压设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平原地区长距离供水工程以负水锤压力为主,也会出现正水锤压力的特点,提供一种多功能调压塔,在防护负水锤压力的同时兼顾防护正水锤压力,且造价低,投资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调压塔,所述调压塔内设置有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球,以及限制浮球向下和侧向位移的托架,托架固定于调压塔塔壁,托架底部和侧边都设置有钢栅栏。所述调压塔顶部设有通气管,浮球直径大于通气管的直径。所述调压塔底部设有连接管连接输水管道。通气管侧向设置有排水管,以排出调压塔水位上升时涌入通气管中的水体。
正常工况下,本发明调压塔水位位于调压塔变截面以下,距离通气管较远,只有发生极端工况时,水位才有可能升至通气管处。在正常工况下,通气管起到连通大气的作用,使得本发明调压塔获得自由液面,以起到反射水锤波的作用。当供水系统中发生关阀等原因造成正水锤压力,使得输水管道压力突增,水流从输水管道经连接管流入本发明调压塔,本发明调压塔水位上升,带动浮球上升。当水位上升至通气管底部处时,浮球直径大于通气管直径,浮球堵住通气管,阻止水体进入通气管,限制调压塔内水位的升高。
当供水系统中发生因水泵机组掉电而引起的负水锤压力时,输水管道压力突降,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水流将从调压塔流出经连接管进入输水管道,此时本发明调压塔相当于单向塔,起到防护负水锤压力的作用。当水位下降时,浮球随之下降,此时通气管打开,本发明调压塔水面上部的空气又与外界连通,其压力恢复至大气压,此时本发明调压塔相当于双向调压塔,起到防护正、负水锤压力的作用,而当本发明调压塔水位升至通气管底部时,主要起到防护负水锤压力的作用,相当于单向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防负水锤压力的同时兼顾防护正水锤压力,且造价低,投资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调压塔内水位为正常工况水位时的纵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调压塔内水位为限制水位时的纵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托架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1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