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龙虾同步受精抱卵规模化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1543.3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蒋石容;蔡育华;曾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容县正为渔业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龙虾 受精 规模化 繁殖 水产养殖领域 规模化生产 抱卵孵化 积蓄能量 控制水位 其他生物 生殖生长 制造环境 营养期 产卵 光照 繁育 孵化 后代 生育 生长 观察 应用 发现 | ||
一种小龙虾同步受精抱卵规模化繁殖方法,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技术。通过长时期观察,我们发现,小龙虾跟许多其他生物一样,在面临环境剧变时,采取停止生长,积蓄能量,进入生育营养期,通过繁育后代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人为制造环境变化,可以促进小龙虾同步进入生殖生长,从而达到同步受精抱卵孵化要求。基于以上的认识,本发明通过控制水位、阳光光照来促进同步受精产卵和孵化,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技术领域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a),俗称淡水小龙虾(crayfish),原产地为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移植到日本的本州,1929年由日本人将克氏原螯虾投放到我国的南京和安徽滁州的交界地点,七十多年的繁衍,现已遍及十个省,并逐渐形成了当地虾类的优势种群。克氏原螯虾常栖息于河道、湖泊、田沟池塘、水库等淡水水域,营穴居生活,身体多为红褐色,但幼体常是青褐色,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属杂食种类,偏植物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地纷纷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和打造。如今,凭借小龙虾这一招牌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跨地区式发展的典范。国内小龙虾产业的迅速兴起,带动了龙虾养殖、加工、餐饮和龙虾调料等产业链同步快速发展,淡水小龙虾养殖的效益与价值与日俱增。
小龙虾养殖在我县达到25万亩生产规模,但是,由于小龙虾苗种规模化繁殖技术没有解决,目前均是自繁自育为主,一是不能进行有目的的选育,二是不能有控制的生产。
近十年, 我国在虾类繁殖和育种方面取得的成绩只是克氏原螯虾繁殖期的确定,在规模化繁殖方面还缺少成功经验。
在正常情况下,小龙虾常年均可繁殖,以5~9月为高峰期。 小龙虾的繁殖比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过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产中难以见到抱卵虾。卵巢在交配后需2~5个月方最后成熟,并进行排卵受精。受精卵为紫酱色,粘附于腹部游泳肢的刚毛上,抱卵虾经常将腹部贴近洞内积水,以保持卵处于湿润状态。小龙虾的怀卵量较小,一般在 100~700粒,平均为300粒。卵的孵化时间为 14~24天。小龙虾幼体在发育期间,不需要任何外来营养供给,刚孵出的仔虾需在亲虾腹部停留10天左右,方脱离母体。若条件不适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仍能存活。当池塘灌水以后,仔虾和亲虾陆续从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时亲虾会携带幼体进入水体之中,然后释放幼体。小龙虾虽然抱卵量较少,但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小龙虾分散的繁殖习性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给集约化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克氏原鳌虾的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在 4-5 月以及 9-10 月的卵巢中都有大量成熟期的卵子,同时也含有少量卵黄发生前期或初期的卵母细胞; 精巢发育的年周期变化没有卵巢的变化那么明显,但也可以看到,在 4-6 月和 9-10 月,含精子细胞和精子的精小管的比例大大增加。通过这些结果我们得出:洞庭湖地区克氏原鳌虾一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 , 一个在 4-5 月,另一个在 9-10 月。
通过长时期观察,我们发现,小龙虾在水质逐步变坏时,通过迁移环境来应对变化,在面临生存环境剧变时,采取停止生长,积蓄能量,进入生育营养期,通过繁育后代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如果人为制造环境剧烈变化,可以促进小龙虾同步进入生殖生长,从而达到同步受精抱卵孵化要求。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研究通过环境控制,即控制水位、光照来促进同步受精产卵和孵化,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利用技术方案是:将池塘和稻田的四周开挖成面宽3-6米,深1-1.5米的围沟,通过人工培育经选择的优良性状的种虾,投放到池塘和稻田中,养殖一个月以上,提前20天,排干池塘和稻田面水,将虾集中到围沟中,待8月中旬,稻谷晒田时,将池塘和稻田围沟水排干,让阳光暴晒池塘和稻田及虾沟,晒15-25天,直到池塘和稻田的围沟土壤开裂,然后灌水,一次性将水灌到淹没最高虾洞,维持6-10天,再将水排至0.5-1米深度,然后进入虾苗培育管理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容县正为渔业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容县正为渔业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1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