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岭土生产制备用排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0262.6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庆;张顺帆;陈宁;邵小保;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组件 分料器 高岭土 左端面 排渣装置 驱动电机 筒状结构 出料口 磁铁 端盖 制备 左端 球磨机 高岭土加工 非磁性区 紧固安装 紧固连接 进料通道 外壳内部 敞开 封闭 研磨 一分为二 磁性区 进料斗 驱动轴 出料 下端 贯穿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岭土生产制备用排渣装置,涉及高岭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外壳、进料斗、进料通道、驱动电机、导料组件、磁铁及其端盖组成,所述外壳为左端封闭、右端敞开的筒状结构,导料组件也为左端封闭、右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导料组件位于外壳内部,且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外壳的左端面,并与导料组件的左端面紧固连接,磁铁紧固安装在端盖的左端面,外壳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中设有一角钢状的分料器,分料器位于导料组件的正下方,且分料器将导料组件所在的区域镜像划分为磁性区和非磁性区,分料器将出料口一分为二,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提高经过球磨机研磨后的高岭土的纯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岭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岭土生产制备用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高岭土因其独特的晶形特点被广泛地用作造纸颜料:作为填料和涂布颜料。作为填料,在抄纸之前将其与纤维混合处理;而作为涂料,是先将其与粘合剂和其它成分混合,然后再涂施于纸张表面。
在进行高岭土的制取过程中,会使用球磨机对高岭土进行研磨制备,球磨机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球体(球体都是采用钢球或者是铁球)产生碰撞,从而对高岭土进行研磨,但是球磨机在对高岭土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由于球体都是由钢球或者是铁球制成的,在研磨的时候会有破损,磨损的物质就会被混杂在高岭土的物料中,进而影响高岭土的产品质量,为了提高高岭土的产品质量,需要对高岭土进行排渣处理,来将混杂在高岭土中的金属物质剔除。
在现有的排渣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且排渣效率不够理想,提高了生产成本。
申请号为201220284263.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岭土精细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泡浆罐、浮选器、研磨机、筛分器和离心分级机,所述浮选器包括并排的一次浮选槽和二次浮选槽,所述一次浮选槽和二次浮选槽底部连通,且均设置有发泡搅拌装置和杂质刮板。该技术方案在对高岭土进行筛分时,将成品浆料凝固之后进入研磨机,选用合适的研磨介质进行精细化研磨,并将研磨后的颗粒进行筛分和离心分级,这样的筛分方式无法将掺杂在高岭土中的金属杂质剔除,导致产品的纯度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岭土生产制备用排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高岭土生产制备用排渣装置,包括外壳、进料斗、进料通道、驱动电机、导料组件、磁铁及其端盖组成,所述外壳为左端封闭、右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外壳的左端的外壁上设有定位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定位架上,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通道与与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斗安装在进料通道的正上方,且与进料通道连通,所述导料组件也为左端封闭、右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导料组件位于外壳内部,且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外壳的左端面,并与导料组件的左端面紧固连接,导料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磁铁为扁平的半圆盘状,磁铁紧固安装在端盖的左端面,且端盖通过螺钉紧固安装在外壳的右端,磁铁的外壁与导料组件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中设有一角钢状的分料器,分料器位于导料组件的正下方,且分料器将导料组件所在的区域镜像划分为磁性区和非磁性区,分料器将出料口一分为二,分别为左物料下料口和右金属下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磁性区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导料组件的外壁上设有平行分布的圆环,两圆环与导料组件的外壁之间构成导料通道。
优选的,所述导料组件的左侧的内壁上设有半圆盘状的凹槽,磁铁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左物料下料口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优选的,所述外壳、进料通道及其进料斗三者为一体件,所述分料器与外壳也为一体件。
优选的,所述分料器的开口朝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0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段分级、预磁自强化磁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垃圾除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