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的燃气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9962.3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强;韩叶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千手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31/66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8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体 出气歧管 电控装置 进气歧管 燃气阀 主阀体 进气口 插口 感应装置 出气口 阀芯 传递温度信号 温度信号控制 闭合 燃气阀门 燃气通道 使用寿命 熄火保护 电连接 气路 供气 燃气 安全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的燃气阀,涉及燃气阀技术领域,包括:主阀体和熄保装置,主阀体包括进气口、进气歧管、出气歧管和出气口,燃气依次通过进气口、进气歧管、熄保装置、出气歧管和出气口;熄保装置上设有电磁阀体、熄保阀芯和感应插口,电磁阀体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感应插口用于连接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温度值并向电控装置传递温度信号,电控装置通过温度信号控制电磁阀体从而控制熄保阀芯对进气歧管和出气歧管之间通道的打开与闭合;本发明通过在熄保装置与主阀体结合的设计,通过熄保装置内的电磁阀体关闭通道的气路,使得熄保装置在前端切断燃气通道,实现了燃气阀门供气前端实现熄火保护,还能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全的燃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家家户户所用的天然气或煤气等,都是通过燃气阀进行控制,燃气阀是燃气管网的重要设施,起隔离不同介质的燃气或切断燃气输送等作用,若阀门由于关闭不严或者熄火保护不到位,产生燃气泄漏,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和安全使用,同时燃气灶具在意外熄火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燃气还是会继续输送使之造成燃气泄漏,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878249U所公开的一种自动熄火保护装置,解决了燃气阀门未完全关闭而容易造成燃气泄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自动熄火保护装置,包括设置于燃气灶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自身的轴向与燃气灶滑动连接,所述的燃气灶上安装有用于与燃气阀门连接的微动开关,所述的燃气灶上铰接有触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与触动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杆、触动杆铰接设置;该实用新型的熄火保护装置不能用于灶具由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熄火进行保护,应用范围较小。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1994866 B所公开的一种燃气安全保护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燃气泄漏报警器不能主动将室内燃气排至室外,即需要人们被动的采取关闭阀门、开窗等通风措施的问题。本燃气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燃气管道连接处具有空腔的防护套,所述的防护套上至少具有两个连接端口,所述的每个防护套的连接端口处均设有使对应的输气件与防护套形成密封的密封结构;所述的防护套上还连接有排气软管。本燃气安全保护装置使用时排气软管的一端部延伸至室外,于是泄露的燃气集聚在防护套再排至室外;该发明的燃气安全保护装置不能根据燃气灶具的实时燃烧情况进行安全保护。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特提供一种安全的燃气阀,解决现有燃气阀的安全性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燃气阀不能对燃气灶具进行实时熄火保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的燃气阀,安全的燃气阀包括:主阀体和熄保装置,主阀体包括进气口、进气歧管、出气歧管和出气口,燃气依次通过进气口、进气歧管、熄保装置、出气歧管和出气口;
熄保装置上设有电磁阀体、熄保阀芯和感应插口,电磁阀体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感应插口用于连接感应装置,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温度值并向电控装置传递温度信号,电控装置通过温度信号控制电磁阀体从而控制熄保阀芯对进气歧管和出气歧管之间通道的打开与闭合;
当感应装置检测的温度值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电控装置控制电磁阀体使进气歧管和出气歧管之间通道打开,当感应装置检测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电控装置控制电磁阀体使进气歧管和出气歧管之间通道闭合。
出气歧管和出气口之间设有可旋转的阀体阀芯,阀体阀芯用于控制出气歧管和出气口之间的连通与断开。
感应装置采用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熄保阀芯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材质为橡胶。
出气口外壁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连接灶具进气端。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千手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千手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9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