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3号车钩专用喷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28065.0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4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海;蓝天;王国志;柯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C1/10 | 分类号: | B24C1/10;B24C3/02;B24C7/00;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3 车钩 专用 喷丸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号车钩专用喷丸机,包括支撑结构、车钩移动装置和喷丸装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喷丸室、位于喷丸室上方的顶部空间、位于顶部空间前方的外伸部分和位于喷丸室后方的背部空间;所述车钩移动装置设于支撑结构的外伸部分和顶部空间内,包括可在外伸部分和顶部空间内滑动的车钩运输部分和车钩旋转部分;所述喷丸装置设于支撑结构的背部空间内,且喷丸的方向对准喷丸室。本发明实现了对13号车钩的自动化清理,相对于以往的13号车钩清理方式其优点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污染小、劳动强度大幅下降、人力成本小、清理效果好、清理效率大幅提高、安装及维修简单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13号车钩检修前的清理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零件表面喷丸清理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13号车钩专用喷丸机。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运输在现代运输中的地位日渐提升,铁路运输事业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铁路里程数位于世界前列,高速铁路里程数更是位于世界第一,铁路事业的高数发展随之带来的是铁路后勤以及检修部门的工作量的大幅提升。其中车钩作为车厢之间的连接部件,其检修工作尤为重要,对车钩检修前需要确保其表面无氧化皮、油污、锈蚀等干扰。而在车钩的发展以及应用中,13号车钩仍是我国货运火车的主要车钩型号,所以对13号车钩检修前的表面处理工作依然繁重。在一般检修工作中,13号车钩的表面清理工作是由工人手动处理,即在封闭空间内,工人使用手持喷丸设备对13号车钩进行手动喷丸清理。
据检索,目前还没有针对13号车钩表面清理的专用设备。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在专用的清理车间,工人手持喷丸除锈设备,对车钩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作业。这种清理方法要求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和防护面具,手持连接到储丸室的喷头,人工对车钩进行清理。此种除锈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喷丸清理装置较为笨重,清理效果存在差异,工人在清理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工作负荷,劳动强度较大并且会间接导致清理的工作效率降低;清理车间为密封室,即使工人身着保护的衣物,但喷丸清理产生的烟尘、噪声和有害气体等仍然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产生影响;清理所用的丸料需要回收利用,而人工清理存在着喷丸收集麻烦和丸渣分离不容易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3号车钩专用喷丸机,用以实现13号车钩的自动化喷丸清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13号车钩专用喷丸机,包括支撑结构、车钩移动装置和喷丸装置;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喷丸室、位于喷丸室上方的顶部空间、位于顶部空间前方的外伸部分和位于喷丸室后方的背部空间;
所述车钩移动装置设于支撑结构的外伸部分和顶部空间内,包括可在外伸部分和顶部空间内滑动的车钩运输部分和车钩旋转部分;
所述喷丸装置设于支撑结构的背部空间内,且喷丸的方向对准喷丸室。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车钩运输部分包括设于外伸部分和顶部空间内的滑轨,滑轨上设有移动小车;滑轨的端部设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连接有链轮转动轴,链轮转动轴上设有链轮;滑轨两端的链轮之间设有链条,链条与移动小车固定连接;
所述车钩旋转部分包括固定于移动小车上的带座止推轴承和转动轴套;转动轴由带座止推轴承支撑并穿过转动轴套,转动轴由顶部空间一直延伸到喷丸室内;转动轴顶端与转动电机连接,转动电机由电机架固定在移动小车上;转动轴下端固定有钩爪。
根据上述方案,还包括位于喷丸室下方的底部空间;所述喷丸装置包括喷丸喷头、储气罐、空压机以及气压控制系统;多个喷丸喷头竖直布置在喷丸室的后壁中线上,喷丸喷头的丸料进口连接到上收集箱的第一出料口,上收集箱安装在背部空间的顶部;喷丸喷头的进气口连接到气压控制系统;气压控制系统布置在支撑结构的背部空间内;气压控制系统接储气罐,储气罐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底部空间内,空压机作为外部气源连接到储气罐。
根据上述方案,还包括丸料回收装置;丸料回收装置包括丸料筛分机构、三通管和上收集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8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抛丸表面强化技术
- 下一篇:一种弹簧制造加工后的喷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