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7166.6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8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邢彪;张卷卷;凌啼;章淑敏;俞路阁;刘梦晗;何婷婷;张明;冯兢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4 | 分类号: | H04L41/14;G06N3/04;H04L41/0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危 操作 指令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将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输入至高危网元指令识别模型,输出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的高危指令标记,高危指令标记用于指示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是否为高危网元操作指令;其中,高危网元指令识别模型是基于样本网元操作指令以及样本网元操作指令的样本高危指令标记进行训练后得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不再局限于网元设备类型,也无需依赖专家知识,极大地提高了高危网元操作指令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有效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报率,避免了由于人为误操作或人为破坏导致的高危网元操作指令处理不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信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信运维场景中,一线运维人员通过网元操作指令实现日常维护、工程割接和故障处理等。通常,根据网元操作指令可能带来的故障对最终用户通讯业务、计费异常、物理安全、客户信息安全和网管中断几个维度的影响进行度量,按照影响程度对网元操作指令的风险级别进行划分。
其中,高危网元操作指令即风险级别最高的网元操作指令,该类指令操作不当会导致全局CS或者PS用户无法位置更新,被叫类业务中断,业务数据下发失败以及用户数据出现大量错误,营帐无法接入,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业务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引发事故。由于网元操作指令的下达涉及人为操作,存在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故障的潜在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当前主要通过关键字匹配和人工审核的方式对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进行识别,以规避由于高危网元操作指令处理不当导致的事故。然而,由于高危网元操作指令种类繁多,不同厂家、不同网元设备的网元操作指令不尽相同,仅仅通过关键字匹配的方式效率低下,错误率高,容易遗漏,无法做到实时识别,人工审核的方式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存在的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无法实时识别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
将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输入至高危网元指令识别模型,输出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的高危指令标记,高危指令标记用于指示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是否为高危网元操作指令;
其中,高危网元指令识别模型是基于样本网元操作指令以及样本网元操作指令的样本高危指令标记进行训练后得到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
识别单元,用于将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输入至高危网元指令识别模型,输出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的高危指令标记,高危指令标记用于指示待识别网元操作指令是否为高危网元操作指令;
其中,高危网元指令识别模型是基于样本网元操作指令以及样本网元操作指令的样本高危指令标记进行训练后得到的。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前所述的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高危网元操作指令识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