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6044.5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得强 |
主分类号: | A01N65/20 | 分类号: | A01N65/20;A01N43/90;A01N47/30;A01N37/34;A01N59/16;A01N43/80;A01N43/08;A01N53/08;A01N53/00;A01P7/04;A01P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424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剂 玉米病虫害 苯丙乳液 鱼藤酮 制备 拟除虫菊酯化合物 苦豆子生物碱 番荔枝内酯 苦瓜提取物 异噻唑啉酮 触杀作用 金红石粉 有机溶剂 玉米果穗 百菌清 丁醚脲 防冻剂 环保性 乳化剂 天然的 增稠剂 重量份 钼酸铵 防虫 防治 抗性 杀虫 害虫 玉米 | ||
1.一种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醚脲10-20份、鱼藤酮2.5-5.5份、苦瓜提取物1.5-3.5份、百菌清2-4份、苦豆子生物碱 1-3份、钼酸铵1-5份、有机溶剂9-15份、乳化剂9-15份、增稠剂4-8份、防冻剂4-8份、水25-45份、异噻唑啉酮2-8份、金红石粉1-3份、番荔枝内酯1-3份、拟除虫菊酯化合物1-5份、苯丙乳液2-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醚脲13-17份、鱼藤酮3-5份、苦瓜提取物2-3份、百菌清2.5-3.5份、苦豆子生物碱1.5-2.5份、钼酸铵2-4份、有机溶剂11-13份、乳化剂10-14份、增稠剂5-7份、防冻剂5-7份、水30-40份、异噻唑啉酮4-6份、金红石粉1.5-2.5份、番荔枝内酯1.5-2.5份、拟除虫菊酯化合物2-4份、苯丙乳液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醚脲15份、鱼藤酮4份、苦瓜提取物2.5份、百菌清3份、苦豆子生物碱2份、钼酸铵3份、有机溶剂12份、乳化剂12份、增稠剂6份、防冻剂6份、水35份、异噻唑啉酮5份、金红石粉2份、番荔枝内酯2份、拟除虫菊酯化合物3份、苯丙乳液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除虫菊酯化合物为醚菊酯、苄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回流提取、吸附洗脱、萃取和浓缩进行苦瓜提取物的提取;
S2:按照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将金红石粉进行研磨粉碎;
S3:将丁醚脲、鱼藤酮、苦瓜提取物、百菌清、钼酸铵、水、番荔枝内酯和拟除虫菊酯化合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A;
S4:步骤S1得到的将金红石粉末分别溶入有机溶剂、异噻唑啉酮和苯丙乳液中,然后将三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B;
S5:将步骤S3得到的混合液A与步骤S4得到的混合液B在温度20-50℃条件下以搅拌转速200-500r/min搅拌30min,得到混合液C;
S6:向混合液C中注入乳化剂、增稠剂和防冻剂进行混合,即得到杀虫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搅拌的温度为30-50℃,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依次加入乳化剂、防冻剂和增稠剂并在温度30℃条件搅拌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得强,未经徐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60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