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捣蒜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5913.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饶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阳霞 |
主分类号: | A47J19/04 | 分类号: | A47J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200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捣蒜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捣蒜器,包括手持件和压合件,手持件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的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压合件的主体呈圆柱状,压合件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适配的锥形凸头,凸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凹槽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本发明结构简单、省力好用,只需将蒜瓣放入手持件的凹槽中,将压合件的凸头螺旋旋入凹槽中,即可快速从通孔中挤压出蒜泥,蒜泥不会四处飞溅,捣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品,具体是一种捣蒜器。
背景技术
捣蒜器作为家庭必备的厨房日用品样式繁多,有外形呈碗状的容器、佩戴一个小型棒槌的捣蒜器,有不锈钢的夹蒜器等,外形呈碗状的捣蒜器,需要不停的对容器内的蒜瓣进行捣压,过程漫长会导致使用者手部酸痛,且在捣压过程中,蒜末、蒜泥容易从容器内飞溅出来,用手部遮挡住碗状的容器的出口虽然可以避免蒜末、蒜泥的飞溅,但会使两手相互“ 打架”给捣压带来不便,而不锈钢的夹蒜器只能将蒜瓣挤压成蒜蓉,不能挤压成蒜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有的搅蒜器,搅蒜时蒜末容易进入死角,一是不容易被充分捣碎,二是也不容易倒出清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蒜泥不会飞溅、省力好用的捣蒜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捣蒜器,包括手持件和压合件,手持件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的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压合件的主体呈圆柱状,压合件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适配的锥形凸头,凸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凹槽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其中,凹槽口径较大的一端朝上。
其中,手持件和压合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其中,手持件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省力好用,只需将蒜瓣放入手持件的凹槽中,将压合件的凸头螺旋旋入凹槽中,即可快速从通孔中挤压出蒜泥,蒜泥不会四处飞溅,捣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手持件1、压合件2、凹槽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捣蒜器,包括手持件1和压合件2,手持件1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的凹槽3,凹槽3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凹槽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压合件2的主体呈圆柱状,压合件2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3适配的锥形凸头,凸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凹槽3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只需将蒜瓣放入手持件1的凹槽3中,将压合件2的凸头螺旋旋入凹槽3中,即可快速从通孔中挤压出蒜泥,蒜泥不会四处飞溅,捣蒜效率高.
优选的,凹槽3口径较大的一端朝上。
优选的,手持件1和压合件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优选的,手持件1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阳霞,未经饶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5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