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采集及联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5561.0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昀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制造 系统 数据 采集 联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采集及联网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采集筒,所述采集筒的外表面下端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采集筒的外表面设有连接豁口,所述连接豁口的内侧表面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前侧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采集筒的外表面,该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采集及联网装置通过采集筒外侧铰接的安装板来固定安装传感器,同时通过壳体内部滑动连接的方形框架来转动连接开槽安装板,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信息采集和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采集及联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工业生产技术中,智能生产中的设备越来越多的采用智能控制,自带各种信息采集装置和控制器,能够收集生产环境信息,并且通过控制器解析控制,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到控制中心,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生产稳定性。
但是现有的数据采集和联网装置在实际适应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现有的数据采集装饰多是分体安装在设备上,不利于集中管理,而且都是固定安装在外部,这样在不用时就容易受到磕碰而损坏,安全性较差,增加了使用成本,第二,在进行联网时,为了方便安装,一般都是采用无线网络进行连接,这就需要安装网络天线,而现有的结构形式不仅不方便安装,容易与其他部件干涉,同时在拆装运输时,无法对天线部件进行有效保护,也容易造成碰撞损坏,这些都给安装和使用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采集及联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采集及联网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采集筒,所述采集筒的外表面下端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采集筒的外表面设有连接豁口,所述连接豁口的内侧表面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有安装凹槽;
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前侧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采集筒的外表面;
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两侧均设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外表面上端滑动套结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杆的外表面下端通过压紧块滑动连接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于采集筒的外表面上端。
优选的,所述压紧环的内部上端通过定位孔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滑动套结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于限位挡块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和定位块均至少有八个,且均匀分布于采集筒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方形开口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张紧筒,所述张紧筒的内侧表面下端设有第一穿线孔。
优选的,所述张紧筒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张紧杆,所述张紧杆的外表面滑动套结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筒的内部设有空心穿线槽。
优选的,所述张紧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方形开口槽的内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方形框架的内部两侧表面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侧表面通过空心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开槽安装板,所述开槽安装板的两端表面均设有第二穿线孔。
优选的,所述开槽安装板的外表面固定粘连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方形框架的内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5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