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4853.2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梨;高晶晶;苏江斌;张广;刘友计;郭晓方;郭江阳;陈强;种磊磊;李季;孙文;陆成聪;樊浩;胡家泉;贾玉龙;王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7 | 分类号: | B65G13/07;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车 物料输送线 第一驱动装置 承载台 进料端 物料运动 驱动 车体 滚轮 滚轮支撑组件 底部连接 物料搬运 控制器 首端 搬运 承载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流车,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物料搬运效率。物流车,用于实现物料在不同物料输送线间的搬运,物流车包括:车体,包括物料承载台,物料承载台包括进料端;滚轮支撑组件,包括滚轮以及连接部,滚轮通过连接部与车体底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物流车运动;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物流车运动至进料端与第一物料输送线末端相对的位置,使物料运动至物料承载台;以及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物流车运动至进料端与第二物料输送线首端相对的位置,使物料承载台上的物料运动至第二物料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流车。
背景技术
伴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待运物体在路途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越少,物流效率就会越高,给行业带来的提升就越明显。因此,如何在物体转运过程中,实现设备代替人工,以实现自动化改造已然成为本行业的发展主题。
目前,空调压缩机转运过程中,是由叉车将压缩机叉至平板车上,再利用牵引车牵引运输至指定地点,然后再由叉车将其进行卸载,从而完成压缩机的转运。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空调压缩机的转运过程中,需要多人协同完成,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车,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物料搬运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车,用于实现物料在不同物料输送线间的搬运,所述物流车包括:
车体,包括物料承载台,所述物料承载台包括进料端;
滚轮支撑组件,包括滚轮以及连接部,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体底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物流车运动;
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物流车运动至所述进料端与所述第一物料输送线末端相对的位置,使所述物料运动至所述物料承载台;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物流车运动至所述进料端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线首端相对的位置,使所述物料承载台上的物料运动至所述第二物料输送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物料承载台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滚筒,所述多个滚筒形成用于承载所述物料的承载面;所述滚筒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滚筒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物流车的运动方向垂直。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物流车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物流车运动至所述第一物料输送线末端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滚筒沿远离所述第一物料输送线的方向转动;以及在所述物流车运动至所述第二物料输送线首端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滚筒沿朝向所述第二物料输送线的方向转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滚筒通过所述链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链轮转动。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物流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充电电池,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池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物流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前端部的前牵引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后端部的后牵引组件。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牵引车,所述前牵引组件固定于所述牵引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物流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前端部、所述车体的后端部,以及与所述进料端相对的端部的防护栏。
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物流车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物料承载台远离所述进料端一侧的挡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4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