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泵定子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3811.7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2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俞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赛普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6 | 分类号: | H02K3/46;H02K3/5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资凯亮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骨架 凸片 线段 定子线圈 绕组线头 排水泵 紧挨 碰焊 电焊机 产品合格率 自动化生产 线头 减小凸片 生产效率 导线槽 接线片 碰焊机 塑封 损毁 缠绕 紧贴 悬空 侧面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泵定子线圈,包括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所述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上均缠绕有绕组,所述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的顶端均设置有端子;端子上设置有凸片,凸片紧挨所述第一绕组骨架或第二绕组骨架顶部的侧面,凸片与绕组的线头通过碰焊固定连接。使端子上的凸片紧挨绕组骨架,减小凸片与绕组之间的距离,绕组线头紧贴绕组骨架与凸片连接,不存在悬空线段,在骨架上增加两个导线槽,能保证塑封过程中绕组与接线片之间的线段不被损毁,提高产品合格率。进一步的,采用碰焊的方式使绕组线头与凸片固定,采用碰焊机或电流电焊机,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泵定子线圈。
背景技术
洗碗机、洗衣机等电器通常设置排水泵来增加排水速度。这种排水泵包括线圈、铁芯和转子,通常设置两个线圈来产生不同的磁场,两线圈套设在铁芯的一端,转子位于铁芯的另一端。线圈由骨架和缠绕在骨架上的绕组形成,套组通常是漆包线在骨架上绕线形成,线圈上设置与绕组连接的接线端子。绕制了绕组的线圈骨架进行一次塑封,使绕组完全固定在骨架上。
绕组的漆包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是:在接线端子上设一个接线片,使绕组线的端头缠绕在连接柱上,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接线端子的一端冲压出接线片,冲压出形成通槽,该接线片有加大的长度以便于进行人工将绕组的线头缠绕在接线片上之后进行人工焊接。接线片与骨架之间有较大的距离,当绕组的线头被连接在接线片上之后,在绕组与接线片之间难以避免的形成悬空线段。在塑封过程中,该悬空线段收到冲击,易发生损毁现象,次品率较大。同时,绕组线头与接线片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水泵定子线圈,具有合格率高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泵定子线圈,包括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所述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上均缠绕有绕组,所述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的顶端均设置有端子;
所述端子上设置有凸片,所述凸片紧挨所述第一绕组骨架或第二绕组骨架顶部的侧面,所述凸片与绕组的线头通过碰焊固定连接。
使端子上的凸片紧挨绕组骨架,减小凸片与绕组之间的距离,绕组线头紧贴绕组骨架与凸片连接,不存在悬空线段,能保证塑封过程中绕组与接线片之间的线段不被损毁,提高产品合格率。进一步的,采用碰焊的方式使绕组线头与凸片固定,采用碰焊机或电流电焊机,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接线端子经冲孔形成所述凸片,所述接线端子上的冲孔位形成通孔。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冲压形成接线片后,在接线端子上形成通槽,则接线端子的端部形成分离的两段,当接线端子安装时易发生扭曲,安装难度增加。本发明使接线端子冲压形成凸片后,冲压位为通孔,保证接线端子的端部完整性,降低安装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进一步的,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凸片包括第一接线凸片和第二接线凸片,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并排设置;
第一接线端子安装于第一绕组骨架的顶部,第一接线凸片位于第一接线端子,且第一接线凸片的一端紧挨第一绕组骨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接线凸片与第一绕组骨架上的绕组相连接;
第二接线端子的端部形成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第一插脚安装于第一绕组骨架的顶部,第二插脚安装于第二绕组骨架的顶部;
第三接线端子安装于第二绕组骨架的顶部,第二接线凸片位于第三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二接线凸片的一端紧挨第二绕组骨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接线凸片与第二绕组骨架上的绕组相连接;
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均为片状,三者与绕组的绕线方向相平行,且三者位于第一绕组骨架和第二绕组骨架的同一侧;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之间连接有温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赛普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赛普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