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23766.5 | 申请日: | 2018-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银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1/02;A61P37/08;A61K35/618;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治疗过敏性鼻炎 鱼腥草 辛夷 补肺益气 患者机体 天然中药 协调能力 阴阳平衡 有效调节 原料药物 中药原料 重量份数 金银花 蒲公英 苍耳子 蔓荆子 牛蒡子 石决明 菟丝子 薏苡仁 麻黄 柴胡 陈皮 桂枝 僵蚕 配伍 脱敏 温肺 组份 诃子 辨证 吸收 制作 协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麻黄18份、鱼腥草18份、陈皮19份、石决明6份、蒲公英38份、桂枝16份、金银花18份、菟丝子22份、蔓荆子27份、薏苡仁12份、苍耳子24份、僵蚕27份、辛夷30份、诃子13份、牛蒡子30份、柴胡28份。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温肺通窍、祛水脱敏、补肺益气的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l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条件一般有: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近年来,由于环境的不良变化尤其是污染因素影响,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性疾病,也是难防难治一种疾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无论何时何地,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呈阵发性,发作快,消失也快,发作多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气味刺激、阳光照射、机械刺激密切相关;发作时鼻塞、鼻痒、鼻酸、流清涕,喷嚏连连,痛苦不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的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麻黄15--20份、鱼腥草15--20份、陈皮16--22份、石决明5--10份、蒲公英30--40份、桂枝14--20份、金银花16--22份、菟丝子20--30份、蔓荆子20--30份、薏苡仁8--16份、苍耳子18--25份、僵蚕20--35份、辛夷25--35份、诃子10--15份、牛蒡子25--35份、柴胡20--35份。
作为优选,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麻黄18份、鱼腥草18份、陈皮19份、石决明6份、蒲公英38份、桂枝16份、金银花18份、菟丝子22份、蔓荆子27份、薏苡仁12份、苍耳子24份、僵蚕27份、辛夷30份、诃子13份、牛蒡子30份、柴胡28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五天为一个疗程。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利尿通淋之功效。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
石决明:味咸,性寒;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止泻之功效。
蔓荆子:味苦、辛,性寒;归肝、胃、膀胱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银,未经张振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泻散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仔猪腹泻的兽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