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23752.3 | 申请日: | 2018-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沛;刘乃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沛;刘乃嘉 | 
| 主分类号: | G16H10/20 | 分类号: | G16H10/20;G16H20/10;G06K9/00;G06K9/20;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 地址: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装置 实现 药片 服用 辅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病患使用个人特征登入移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拍摄药包影像;分析药包影像以取得药包上的独特标签;比对病患身份与独特标签;于病患身份与独特标签比对不符时于移动装置上显示警示信息;及,于病患身份与独特标签比对相符时,自动记录病患的服药时间以及药包中的药片的剩余数量。本发明借由比对病患身份与药包的独特标签可避免病患服错药,并且借由自动记录服药时间及药片的剩余数量可供药剂师或护士进行追踪,以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辅助病患服药的方法,尤其涉及以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验与一般的处方签中,常会有需要病患依不同指示来服药的情况,例如吞咽、咀嚼、含于口中、饭前服用、饭后服用等等。然而,若只由药剂师或护士提供一次性的教学,即仰赖病患自主的遵循教学来用药,并记录在日志上,对于病患来说相当困难。
于一般情况下,病患必须记住要服用的药品的外观,用药条件,并且要记录服药时间。于定期回诊时,病患必须缴回所有的药包,并由药剂师或护士统计剩余药量并计算病患的服药遵循率。这种方法不但费时,且容易产生人为疏失。再者,药剂师或护士只能借由病患缴回的药包来统计剩余药量,但无法实时追踪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服错药、忘记服药或服药过量等问题。最严重时,病患有可能搞丢部分药包导致服药不足,直至回诊时才被发现,导至临床实验必须延长甚至因数据偏差而失败。因此,上述方法实有改善的必要,以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
为了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市场上提出了多种智慧药盒。该些智慧药盒内含许多药槽,可排定一定期间内的药片,并将病患取药、服药的时间记录于计算机中。上述智慧药盒虽然方便,但病患需要另外学习智慧药盒的操作方式,如解锁、拿药、归位、上锁、与计算机联机等。因此,常有病患因为操作复杂而排斥使用智能药盒。因此,上述智慧药盒的便利性实有改善的必要。
上述智慧药盒中具有为数众多的药槽,并且内部还设置有机械锁、感应器、摄影机、记录器、无线模块、电池等元件。病患于外出上班或旅游时实难以随身携带如此笨重的智慧药盒,因而会导致病患无法持续记录服药状况。因此,上述智慧药盒的移动性实有改善的必要。
上述智慧药盒还有另一重大缺陷,即药剂师需要先将药片从原厂原装的药包中取出,再分配至智慧药盒的每个药槽中。然而,上述取药、分药的步骤实增加了药剂师的费用以及购买智慧药盒的费用,并且药剂师于分配药片时也具有分配错误的可能。再者,药剂师将药片由原装的药包中取出时,也可能会增加药片受污染的机率。
此外,在临床实验中常有药物是必需填充氮气,并且保存在密封状态以防止氧化的,此类药物无法被放置在无气密的药槽里。因此,现有的智慧药盒实难以于临床实验中普及化,而有改进的必要。
另一方面,市场上另有一种内嵌射频标签的吸塑药片包装。此类技术需由药厂在生产时直接将射频标签植入药片包装内,并将射频标签的外部感应电路印刷于药囊的封口上,使射频标签经由外部感应电路遭破坏时感知胶囊被打开。此药片包装必须在回诊时由药剂师或护士使用特殊的接收器发出无线电波来读取射频标签,进而确认药片包装是否有被打开而统计药量。惟,上述技术需要改变药厂现有的生产线,所费不赀,而额外的接收器也会造成药剂师与护士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临床实验的需求以及智慧药盒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服药遵循率、记录便利性与携带移动性,并可降低药品受污染的机率,以及降低医院和药厂的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是运用于安装了一辨识软件的一移动装置及设置有一独特标签的一药包,并且包括下列步骤:
a)该辨识软件于一服药时间到达时借由该移动装置发出一服药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沛;刘乃嘉,未经陈玉沛;刘乃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