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切折弯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3645.0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戎铭锋;荆京平;李树新;刘伟明;郭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装置 折弯模具 模切 上模 下模 上冲头 凹口 冲头 凸尖 折弯 模具技术领域 凹口形状 回弹力 平整度 下冲头 槽口 起皱 下冲 下端 压切 压线 中压 吻合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模切折弯模具。模切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冲头,上冲头的下端开设有槽口朝下的凹口;下模包括下冲头和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连接在下冲头的下方,下冲头上端具有与凹口形状吻合的凸尖。本发明采用上模的凹口和下模的凸尖相配合,并在下冲头的下方设置缓冲装置的方式,使产品在整个折弯过程中压线更平均,回弹力更均匀,压切稳定,提高了压线的平均度和精度,避免出现折弯边表面起皱的现象,使得产品的平整度提高,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切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模切是一种裁切工艺,首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形制作成刀模,然后使用刀模对物料进行裁切得到产品,使产品的形状不再局限于直边直角。
现有技术中生产带有折弯角度的产品时,首先使用模切刀冲压出物料上的压线,再根据设计图纸的图样,将物料模切出设计好的外形,最后将物料折弯角度成形。在生产过程中,刀片模冲压压线的力度不好控制,使得压线平均度不够,精度不高,压线的应力不均会使得折弯边表面容易起皱。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切折弯模具,以解决模切产品在折弯的过程中压线不平均,精度不高,折弯边表面起皱的问题,提高产品表面的平整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切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冲头,上冲头的下端开设有槽口朝下的凹口;下模包括下冲头和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连接在下冲头的下方,下冲头上端具有与凹口形状吻合的凸尖。
进一步地,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两块垫板和缓冲件,垫板设置在下冲头的下方,任意相邻的两块垫板之间设置缓冲件。
进一步地,上模还包括修边冲头,修边冲头用于对待加工的物料进行裁剪。
进一步地,下模还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设置第一通孔,下冲头设置在第一通孔中。
进一步地,下模还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位于下模座的上方,下模板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第一通孔的侧面连通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内设置有风机,风机驱动产品由第一通孔进入出料通道,并由出料通道脱出模具。
进一步地,出料通道设置在下模板和下模座之间。
进一步地,下模板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固定块上设置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固定块上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限制待加工的物料仅能沿进料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且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上模还包括导柱,下模还包括导套,合模时导柱伸入导套中,并由导套导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上模的凹口和下模的凸尖相配合,并在下冲头的下方设置缓冲装置的方式,使产品在整个折弯过程中压线更平均,回弹力更均匀,压切稳定,提高了压线的平均度和精度,避免出现折弯边表面起皱的现象,使得产品的平整度提高,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模切折弯模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模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模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碟形弹簧热压一次成型方法
- 下一篇:汽车仪表连接板异向翻边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