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柱封闭用U型混凝土砌块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23131.5 | 申请日: | 2018-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青;郑敏;朱峰;陶光铝;孟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海杰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砌块 构造柱 施工 浇筑混凝土 机制砂 重量份 封闭 振捣 支模 碎石 预制 浇筑 混凝土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柱封闭用U型混凝土砌块及其施工方法,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预制而成:水泥10‑20份、机制砂27‑55份、碎石28‑58份和水5‑12份;本发明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能够避免在构造柱浇筑过程中支模,提高了施工速度以及施工质量,而且能够避免在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的压力下以及振捣时造成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的破坏和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构造柱封闭用U型混凝土砌块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砌体填充墙中需设置构造柱,用以满足其稳定性和抗震构造要求。构造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是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大于5米的中间部位。
现有技术中,浇筑构件需要先进行支模,然而支模步骤繁琐,质量控制环节较多,而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并且使用耗材较多,例如板材、穿墙螺杆等,施工成本投入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板材与墙体衔接不严实容易出现漏浆现象,而且穿墙螺杆的使用导致构造柱内存在穿孔,对构造柱的质量造成影响。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封闭用U型混凝土砌块,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能够避免在构造柱浇筑过程中支模,提高了施工速度以及施工质量,而且能够避免在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的压力下以及振捣时造成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的破坏和脱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U型混凝土砌块代替构造柱传统支模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够保障构造柱与U型混凝土砌块有效粘接,而且能够提高构造柱的外观质量及整体施工进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柱封闭用U型混凝土砌块,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预制而成:水泥10-20份、机制砂27-55份、碎石28-58份和水5-12份。
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用于浇筑构造柱中,能够避免在构造柱浇筑过程中支模,提高了施工速度以及施工质量;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特定混凝土预制的U型混凝土砌块,能够提高施工速度以及保障了U型混凝土砌块的强度,能够避免在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的压力下以及振捣时造成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的破坏和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预制而成:水泥15份、机制砂41份、碎石43份和水9份;
优选地,所述碎石粒径为5-20;机制砂粒径为0.5-0.25mm;
优选地,所述U型混凝砌块厚度为18-24mm。
通过上述混凝土原料具体用量以及碎石和机制砂粒径的特定选择,能够提高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此外,通过对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厚度的限定,能够避免在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的压力下以及振捣时造成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的破坏和脱落;在本发明中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的厚度如果太薄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破碎,一旦破碎直接导致构造柱无法浇筑,费料费时;而厚度太厚,会受构造柱钢筋影响,无法组砌施工,若改小柱筋截面,则会影响构造柱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内设置有钢丝网片;优选为镀锌钢丝网片;更优选地,所述钢丝网片中钢丝直径为0.8-1mm;方格为10mm×(8-12)mm。
通过上述钢丝网片的设置,能够提高U型砌块的整体强度。
在本发明中对U型混凝土砌块的强度不作严格限制,优选地所述U型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