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近视弱视的中药艾灸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2108.4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一帆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K9/00;A61P27/10;A61H39/06;A61K31/045;A61K35/5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李常芳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弱视 治疗近视 艾灸条 艾灸 板蓝根 中药 麝香 中医传统疗法 燃烧 薄荷 当归 绿色医疗 眼部治疗 原料制备 蒲公英 车前子 传导性 覆盆子 旱莲草 决明子 青箱子 桑椹子 沙苑子 夏枯草 原料药 重量份 菟丝子 枸骨叶 经络 桑叶 艾绒 冰片 柴胡 丹皮 连翘 野菊 银花 芡实 枸杞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近视弱视的中药艾灸条,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制备:艾绒20‑25份、柴胡2份、当归0.5‑2份、旱莲草1‑2份、决明子2‑4份、枸骨叶2‑4份、蒲公英3‑5份、青箱子2‑3份、冬桑叶4‑6份、菟丝子2‑4份、沙苑子0.5‑2份、夏枯草1‑2份、野菊3‑5份、冰片0.5‑1份、麝香0.5份、薄荷1‑2份、贞子1‑2份、枸杞3‑4份、丹皮2‑4份、芡实1‑2份、桑椹子2‑4份、连翘1‑2份、板蓝根1‑2份、银花2‑4份、车前子1‑2份、覆盆子1‑2份,燃烧时的温度低于于一般艾灸的温度,温度更加稳定,持续稳定,同等质量下比一般艾灸的燃烧时间长,利于眼部治疗,加强了经络之间的传导性,对于灸感较弱的患者有大幅度增强,且各原料药价格低廉,传承了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传统疗法,真正体现了绿色医疗的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 一种用于治疗近视弱视的中药艾灸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是我国医学史上的文化瑰宝,起源于我国原始年代,人类发现通过火的炙热来刺激伤患处,可以减轻疼痛,并且还可加速伤口的愈合。后来,人们逐渐将火灸引用到医学上来,用以治疗更多的疾病。艾草是一种壮阳之草,是去病养生,固本正阳,扶正祛邪的一味良药,因此,人们将艾草制艾条或艾柱用于灸法,达到了不同凡响的神奇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此外,艾草还有扶正避邪的作用,《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现在市场上的艾灸因为内含杂质高,无其它有效中药,烟雾较大,灸疗时在经络之间的传导性差,特别是对于眼睛近视弱视的治疗,没有针对性的艾灸条及治疗方法。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 一种用于治疗近视弱视的中药艾灸条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供一种针对近视弱视治疗的艾灸制品,有效控制近视弱视的增长,及同时解决传统灸条烟雾较大,燃烧不稳定,灸疗时在经络之间的传导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近视弱视的中药艾灸条,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制备:艾绒20-25份、柴胡2份、当归0.5-2份、旱莲草1-2份、决明子2-4份、枸骨叶2-4份、蒲公英3-5份、青箱子2-3份、冬桑叶4-6份、菟丝子2-4份、沙苑子0.5-2份、夏枯草1-2份、野菊3-5份、冰片0.5-1份、麝香0.5份、薄荷1-2份、贞子1-2份、枸杞3-4份、丹皮2-4份、芡实1-2份、桑椹子2-4份、连翘1-2份、板蓝根1-2份、银花2-4份、车前子1-2份、覆盆子1-2份。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制备:艾绒20份、柴胡2份、当归0.5份、旱莲草1份、决明子2份、枸骨叶2份、蒲公英3份、青箱子2份、冬桑叶4份、菟丝子2份、沙苑子0.5份、夏枯草1份、野菊3份、冰片0.5份、麝香0.5份、薄荷1份、贞子1份、枸杞3份、丹皮2份、芡实1份、桑椹子2份、连翘1份、板蓝根1份、银花2份、车前子1份、覆盆子1份。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制备:艾绒25份、柴胡2份、当归2份、旱莲草2份、决明子4份、枸骨叶4份、蒲公英5份、青箱子3份、冬桑叶6份、菟丝子4份、沙苑子2份、夏枯草2份、野菊5份、冰片1份、麝香0.5份、薄荷2份、贞子2份、枸杞4份、丹皮4份、芡实2份、桑椹子4份、连翘2份、板蓝根2份、银花4份、车前子2份、覆盆子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一帆,未经徐一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