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骼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1974.1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庞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董文倩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模型 骨骼 空间位置信息 安装插件 接收目标 框架显示 目标对象 用户体验 用户下载 构建 匹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骼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对象的骨骼三维模型,其中,骨骼三维模型包括目标对象的骨骼对应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骨骼三维模型的呈现框架;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将骨骼三维模型匹配到呈现框架;通过呈现框架显示骨骼三维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骨骼三维模型的在线呈现时需要用户下载并安装插件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在线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骼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X射线发明以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X线成像、B超、电子内窥镜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先后出现,使得传统的医学诊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对医学影像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辅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珍断这一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交叉科学领域。医学影像设备不断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医学影像数据,这些影像所包含的信息在诊断治疗中有巨大的价值。医学影像可视化技术基于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充分挖掘医学影像的信息,为医生诊断、治疗、手术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医学影像可视化技术在人体骨骼的三维重建上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医生可以通过三维重建后的三维模型观察提高疾病的诊治能力,纠正了很多可能出现的错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的重大突破。
然而,在骨骼三维模型的在线呈现方面,通常的客户端或浏览器在三维模型显示时要求用户下载并安装插件,才能进行网页交互式三维显示,这样的操作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骨骼三维模型的在线呈现时需要用户下载并安装插件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骼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骨骼三维模型的在线呈现时需要用户下载并安装插件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骼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对象的骨骼三维模型,其中,所述骨骼三维模型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骨骼对应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呈现框架;根据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将所述骨骼三维模型匹配到所述呈现框架;通过所述呈现框架显示所述骨骼三维模型。
可选地,构建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呈现框架包括:通过JavaScript脚本将所述空间位置信息传递给目标终端的显示卡;通过所述显示卡接收到的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在浏览器上构建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呈现框架。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将所述骨骼三维模型匹配到所述呈现框架之后,该骨骼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还包括:通过JavaScript脚本将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预定信息传递给目标终端的显示卡;调用所述目标终端的显示卡,其中,所述显示卡处理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预定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卡绘制所述呈现框架中的骨骼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预定信息包括: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矩阵,所述目标对象的骨骼的材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骨骼三维模型的显示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对象的骨骼三维模型,其中,所述骨骼三维模型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骨骼对应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呈现框架;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将所述骨骼三维模型匹配到所述呈现框架;显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呈现框架显示所述骨骼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构建单元包括:传递模块,用于通过JavaScript脚本将所述空间位置信息传递给目标终端的显示卡;构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显示卡接收到的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在浏览器上构建所述骨骼三维模型的呈现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