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1524.2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齐加胜;杜长星;赵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12;C02F11/14;B09B5/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吉宽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尾渣 渣油 资源化处理工艺 不可凝气体 聚合物 半流态 含水率 含油率 调制 流态 热解 无害化处理 达标排放 方式处理 工艺处理 冷凝系统 直接调制 间歇式 资源化 加水 泥渣 垃圾处理 对流 清洗 尾气 分类 垃圾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工艺,首先对油泥进行分类,将含水率和含油率总和低于40%的油泥视为固态油泥,将含水率和含油率总和高于40%的油泥视为流态/半流态油泥。对流态/半流态油泥直接调制或加水调制,成为流态油泥,通过调制实现渣油、聚合物、水、泥渣四项分离,并分别收集。对固态油泥采用热解工艺处理产生尾渣和气体,气体经过冷凝系统冷凝成渣油、水、不可凝气体。最后对垃圾处理,固态油泥中垃圾较多,对其中外形尺寸较大的通过清洗,除去油泥,对外形尺寸较小的进入间歇式热解,生产油、水、尾渣、不可凝气体。通过本发明的方式处理油泥,可以实现渣油、聚合物、水、尾渣的资源化应用,变废为宝,尾气达标排放,实现无害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泥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油泥的分类,具体涉及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油泥的成分非常复杂,没有一种工艺可以单独解决所有油泥处理问题,特别是针对危废处理中心,需要对所有油泥都能处理,故需要一整套工艺方案。
现有专利文献《一种处理油田污油泥的工艺方法》(CN106242205A)中介绍的一种处理油田污油泥的工艺方法,通过添加药剂、水等,得到了含油≤2%,含水率80%左右油泥,水和原油,实现了含油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但是该工艺仅仅针对流态/半流态油泥,对于固态油泥并不适用。
专利文献《含油污泥微波热解流水线式生产装置》(ZL201621216135.2)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微波热解流水线式装置,实现原油资源的回收和废物再利用,经济高效地解决了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但是该专利只涉及热解设备,没有介绍流态/半流态油泥处理工艺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工艺,本工艺涵盖油田油泥、炼化油泥、储运油泥等各种油泥,为油泥全面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供一条合理可行的技术途经。根据油泥含水率和含油率,将含水率和含油率总和低于40%的油泥称为固态油泥,包括垃圾和油泥,油泥采用热解工艺处理。将含水率和含油率总和高于40%的油泥称为流态/半流态油泥,包括垃圾和油泥,油泥采用调质-机械分离处理。垃圾采用分拣+清洗或热解。产生的部分垃圾、聚合物、不可凝气体焚烧处理。将油泥转变尾渣(含清洗后垃圾)、渣油、水、尾气,其中尾渣申请豁免为一般固废,作为建筑原料,水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渣油作为炼油原料,尾气经过处理合格排放,实现油泥资源化处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工艺,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油泥分类
将含水率和含油率总和低于40%的油泥视为固态油泥,将含水率和含油率总和高于40%的油泥视为流态/半流态油泥;
步骤二、流态/半流态油泥处理
对流态/半流态油泥直接调制或加水调制,成为流态油泥,在调制罐中,开启搅拌、加热、气浮、曝气装置,并调整超声波相关参数,实现渣油、聚合物、水、泥渣四项分离,静止1h,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并分别收集,渣油进入液-液两相离心机,生成渣油,其含水率<20%和水;泥渣进入固-液两相离心机,生成渣油、水、含水率<80%的泥渣,对泥渣进行干燥,生成渣油、水、固态油泥,其含水量与含油率之和<40%,占流态/半流态油泥总量10%-20%,需热解处理;
步骤三、固态油泥处理工艺
对固态油泥采用热解工艺处理,油泥通过自动进料装置进入热解炉膛,温度在500℃-600℃,有效热解时间20min,即油泥温度达到300℃以后,产生尾渣和气体,气体经过冷凝系统冷凝成渣油、水、不可凝气体;
步骤四、垃圾处理工艺
流态/半流态油泥中垃圾较少,固态油泥中垃圾较多,对其中外形尺寸较大的通过清洗,除去油泥,对外形尺寸较小的进入间歇式热解,生产油、水、尾渣、不可凝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未经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钻井废弃磺化泥浆化学需氧量的药剂及方法
- 下一篇:污泥干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