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火龙果裂果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1500.7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雁飞;黄玉溢;陈桂芬;刘斌;熊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火龙果 裂果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火龙果裂果的栽培方法,其包括施肥改良方法和田间水分管理方法;所述施肥改良方法包括基肥施用和追肥管理,所述基肥施用为火龙果最后一批果收果后进行,在距主根25‑30cm处施用基肥;所述追肥管理包括火龙果花期前两周追肥管理和火龙果果实膨大期追肥管理;所述田间水分管理方法包括果实膨大期前水分管理和果实膨大期水分管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不同火龙果生长阶段的施肥配方,并结合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水分管理,提高了火龙果的产量,降低了火龙果的裂果率,提高了经济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的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火龙果裂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Hylocereusundulatus Britt)富含钾、花青苷、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当前我国火龙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广州地区种植总面积约已达1.3万公顷广西种植面积约为0.8万公顷,贵州也接近0.65万公顷。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火龙果园土壤营养问题日益突显,由土壤营养不均衡引起的单产低、优质果比率少、生理病害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些生产上的问题严重的制约我国火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研究报道在火龙果果实生长后期(转色至果实成熟期)极易出现裂果现象,尤其是果实成熟前2 d或成熟后5 d左右裂果严重影响了火龙果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价值,不仅降低其种植经济效益,还对果园造成污染。
当前针对火龙果引种栽培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火龙果的育苗,果园建设,果实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对在的面积种植后新发现的裂果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火龙果裂果是一种生理病害营养缺素问题和生产上管理不当等问题引起的综合病症。裂果在不同果树上均有发现,直接影响了火龙果的质量和产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火龙果裂果的栽培方法,针对造成火龙果裂果的原因,对火龙果的施肥方法改良、田间水分管理方法等进行优化,显著降低了火龙果的裂果率。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防火龙果裂果栽培方法,其包括施肥改良方法和田间水分管理方法;
其中,所述施肥改良方法包括基肥施用和追肥管理,所述基肥施用为火龙果最后一批果收果后进行,在距主根25-30cm处施用基肥;
所述追肥管理包括火龙果花期前两周追肥管理和火龙果果实膨大期追肥管理,所述火龙果花期前两周追肥管理中所施肥料的营养元素按照N含量0.460-0.840kg/亩、P含量以P2O5计算为0.2-0.4kg/亩、K含量以K2O计算为0.63-1.20 kg/亩、Ca含量0.024~0.073kg/亩、微量元素含量0.02-0.05 kg/亩进行施用;所述火龙果果实膨大期追肥管理中所施肥料的营养元素按照N含量0.460-0.840kg/亩、P含量以P2O5计算为0.2-0.4kg/亩、K含量以K2O计算为0.8-1.4 kg/亩、Ca含量0.030~0.090kg/亩、微量元素含量0.02-0.05 kg/亩进行施用;其中,微量元素包括硼、锌、钼、铁、锰、铜等营养元素。
所述田间水分管理方法包括果实膨大期前水分管理和果实膨大期水分管理,滴灌带与火龙果植株根系的距离为15cm-20cm;所述果实膨大期前水分管理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土壤持水量的60~65%;所述果实膨大期水分管理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土壤持水量的5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功能物质含量西瓜的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百香果扦插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