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1299.2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5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缪国鹏;韩娟;张际峰;童贯和;武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75 | 分类号: | A61K31/575;A61K31/05;A61K31/12;A61P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活性 成分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该组合物由茯苓酸、和厚朴酚以及10‑脱氢姜辣二酮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所得。本发明在最佳的配伍组合下,两两配伍或三组分配伍均可显著降低TC、TG和LDL‑C含量以及升高HDL‑C的含量。两两配伍后,四种指标不能完全达到空白对照组水平,但均与空白对照组的水平接近。三组分配伍则可将四种指标的值降低或升高至空白对照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指在动脉管壁上沉积了脂肪,因内膜外观是黄白色,类似米粥样,因此叫粥样硬化。这些脂质的沉积使动脉壁增厚,弹性下降,从而使血管变硬,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低密度脂蛋白(L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负相关,甘油三脂(TG)以及总胆固醇(TC)升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如今,认为LDL-C、TG、TC的异常升高与HDL-C的降低同时存在,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血脂蛋白综合症,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表型。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以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现有的他汀类(Statin)、贝特类(Fibrate)等西药降脂效果明显,但长期用药对肝和肌肉毒性作用大(仅约28%人群适用)。依泽替米贝(Ezetimibe)和胆汁酸螯合剂等由于作用机理单一,适用人群则更少。而中药复方治疗高血脂及其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传统中药复方成分较为复杂,具有多成份、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质量难以控制,从而限制了降脂中药在更广范围内的推广使用。成分单一的中药活性成分虽然质量可控,但是治疗效果较中药复方差距很大。近年来,组分中药以其“针对性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趋势,将中药复方中各味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组合起来,利用其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较好的甚至优于中药复方的疗效。
茯苓为我国常用的中药成分之一,民间有“十药九茯苓”的说法,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传统中药理论认为茯苓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宁心安神功效。茯苓化学成分主要有茯苓多糖和茯苓素等,茯苓素是一组四环三萜类小分子化合物,以酸的形式存在,茯苓酸(pachymic acid,PA)是其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研究显示PA可通过直接抑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限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修饰,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厚朴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有一定的悠久历史,其具有显著抗菌活性、心血管保护功能、抗抑郁等广泛功效。国内外资料报道关于其主要成分HK的作用主要有抗菌、抗溃疡、镇静中枢神经、松弛肌肉、延长睡眠、降压、治疗胃肠疾病、抗焦虑、抗肿瘤等作用。研究显示,和厚朴酚(honokoil,HK)可通过直接结合并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γ),从而表现出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生姜中存在的10-脱氢姜辣二酮(10-dehydrogingerdione,DHG)是一种天然的CETP抑制剂,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是一种在HDL代谢中起核心作用的重要分子,将其抑制后HDL-C水平可以升高达50%,并可显著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尽管三种活性成分的相关药理机制均有报道,然而,尚没有将其进行合理配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通过对PA、HK以及DHG进行合理配伍实现降脂目的,既能降低副作用,同时保留了中药多组分抗病的药理机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