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1152.3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5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隋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机器人 运动学 标定 方法 | ||
1.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机器人坐标系;
确定待辨识的机器人参数,建立标定系统模型;
对标定系统模型求解,得到辨识的机器人参数,实现机器人运动学标定;
所述建立机器人坐标系具体为:
采用DH和MDH规则相结合建立中间连杆坐标系,当相邻二关节轴线夹角名义值为90度时,采用DH规则;当相邻二关节轴线夹角名义值为0度时,采用MDH规则,首端连杆坐标系与第一连杆坐标系O1-x1y1z1重合,末端连杆坐标系的原点O6及x6轴与第五连杆坐标系的原点O5及x5轴重合;
所述建立标定系统模型: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与测量过程模型合并构成标定系统模型;
所述测量过程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相对机器人基座任意固定测量设备(2);在机器人(1)末端法兰上任意设置一个靶点(3);
机器人(1)相对测量设备的测量坐标系的位姿和靶点(3)相对机器人(1)末端坐标系的位置作为待辨识参数;建立靶点(3)相对于测量设备(2)位置与机器人位姿之间的变换关系得到测量模型;变换j个位姿测量靶点(3)位置和驱动关节角度;
所述待辨识的机器人参数包括:连杆扭角αi,i=2~6;连杆长度ai,i=2~6;连杆偏置di,i=2、4、5;第3关节轴偏角β3和关节初始角θio,i=2~5;首端连杆扭角α1、长度a1、偏置d1、关节初始角θ1o与末端连杆偏置d6、关节初始角θ6o均为0;
所述对标定系统模型求解具体为:
将标定系统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标定系统模型中各方程等号两端的差的绝对值加权求和作为非线性优化的目标函数,根据实际选择各待辨识参数的上下界确定可行解域,对问题进行求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为首端连杆到末端连杆的齐次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1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设计线形的多信息融合数据后处理方法
- 下一篇:储物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