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管的连接状态判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0112.7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4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関口畅;藤井正博;宫内淳宏;木本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1/10 | 分类号: | F01M11/10;F01M13/00;F02M25/06;F02M35/10;F02D41/22;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南青山2***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管 连接 状态 判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管的连接状态判定装置,其能在内燃机的相对较广的运转状态下且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判定通风管的连接状态是否良好。本发明的通风管连接状态判定装置判定通风管的连接状态,所述通风管是在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中,连接在包含曲柄箱的机本体与吸气管中的增压器的压缩机的上游侧之间,且将曲柄箱与吸气管连通,并且所述通风管连接状态判定装置具备:管内压传感器,检测通风管内的压力;脉动波形取得机构,用于根据所检测出的压力而以脉动波形的形式取得通风管内的压力变动的脉动;以及连接状态判定机构,根据脉动波形来判定通风管的连接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管(breather pipe)的连接状态判定装置,判定通风管的连接状态,所述通风管是在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中,连接在包含曲柄箱(crankcase)的机本体与吸气通路中的压缩机(compressor)的上游侧之间。
背景技术
以前,在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中,设有用于将曲柄箱与吸气系统连通并使曲柄箱内的吹漏气(blow-by gas)流入到吸气系统中的曲柄箱强制通风(Positive CrankcaseVentilation,PCV)软管及通风管。前者的PCV软管是连接在曲柄箱与吸气歧管之间,利用吸气歧管的负压而抽吸曲柄箱内的吹漏气,并在各气筒内燃烧。另一方面,后者的通风管是连接在曲柄箱与吸气通路中的压缩机的上游侧的规定位置之间。此通风管中,当内燃机的自然吸气时,空气从吸气通路侧向曲柄箱侧流动,另一方面,当增压时,由于压缩机的负压所致的抽吸,曲柄箱内的吹漏气从曲柄箱侧向吸气通路侧流动。
对于所述通风管来说,要求通过将其两端部各自牢固地适当安装于曲柄箱及吸气通路,而在两者之间以气密状态进行连接,作为判定其连接状态的判定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判定装置。
所述判定装置中,在作为所述通风管的曲柄箱通气管中,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压力(下文中,称为“曲柄箱通气管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而且,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将利用此压力传感器实际检测出的曲柄箱通气管压力(下文中,称为“曲柄箱通气管实际压力”)累计所得的累计值、及在与所述相同的规定期间内将在内燃机的相同运转条件下预测的曲柄箱通气管压力(下文中将称为“曲柄箱通气管预测压力”)累计所得的累计值,来判定曲柄箱换气系统的破损,例如曲柄箱通气管的连接状态是否良好。具体来说,将过渡的发动机气流(engine airflow)期间中的曲柄箱通气管实际压力的累计值与所述期间中的曲柄箱通气管预测压力的累计值相比较,或者将恒常状态的发动机气流期间中的曲柄箱通气管实际压力的累计值与所述期间中的曲柄箱通气管预测压力的累计值之比、与规定的阈值相比较,由此来判定曲柄箱通气管的连接状态是否良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009735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所述现有的判定装置在内燃机的吸气量不够高的情况下,在其吸气量到达规定的阈值之前无法进行判定,结果仅能在相对较窄范围的运转状态下进行判定。另外,曲柄箱通气管与曲柄箱的连接状态的判定是根据内燃机起动时的规定期间中的曲柄箱通气管实际压力的累计值来进行。因此,在起动时判定的实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有时无法进行曲柄箱通气管与曲柄箱的连接状态的判定。如以上那样,现有的判定装置仅能在内燃机的相对较窄范围的运转状态下进行判定,另外不可谓其判定精度充分。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管的连接状态判定装置,其能在内燃机的相对较广范围的运转状态下且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判定通风管的连接状态是否良好。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0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底壳
- 下一篇:具有曲轴箱油气分离系统的发动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