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19932.4 | 申请日: | 2018-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劝雄;吴宇尧;傅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智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C04B35/634;H04M1/02;H04M1/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杜文娟 |
| 地址: | 362011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背板 制备 超细氧化铝 超细氧化镁 二氧化硅 二氧化锆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硫酸钠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延长使用寿命 耐磨性 改善材料 力学性能 马来酸酐 偏磷酸钠 原料组成 增强材料 石墨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述手机背板由以下原料组成:二氧化锆,二氧化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超细氧化镁,超细氧化铝,偏磷酸钠,硫酸钠,石墨粉,马来酸酐,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本发明公开的手机背板,原料中添加二氧化锆和二氧化硅,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辅助以超细氧化铝和超细氧化镁,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强材料的稳定性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性价比,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遍布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手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背板作为手机构件的重要组成,其耐热性、耐磨性和硬度,均是判断其材质品质的重要指标。手机背板的耐热散热问题,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硬件的寿命。因此手机背板的材质性能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兼顾耐磨和耐热散热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06544546A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手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态金属手机背板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Zr、Cu、Ni、Co、Al、M、N。本发明提供的液态金属手机背板,为锆基非晶合金材质,所制造的液态金属手机背板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耐磨、耐刮、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且能够避免手机在受力较大时发生弯折现象的优点,但是此发明中,制备的手机背板耐热性能较差,长期使用下,韧性和耐磨性一般,使用寿命较短。
中国专利CN108275997A公开了一种彩色釉复合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通过添加木质粉末活性炭将钇稳定氧化锆粉制成多孔的氧化锆陶瓷素坯,再通过烧结制成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的半成品,然后在其表面均匀覆上彩色釉层后再经烧结制得成品彩色釉复合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本发明制得的彩色釉复合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呈色均匀,具有玉石般光泽和润滑手感,且不需要通过复杂的研磨抛光工艺,更加简易环保,但是此发明中,添加木质粉末,制备的氧化锆陶瓷硬度较差,耐磨性一般,另外不具有耐热性能,稳定性较差。
因此,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发明一种手机背板,具有高硬度,耐磨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和热稳定性,可以维持系统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机背板,改善目前手机背板存在的硬度差、不耐磨、耐热散热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背板,制备手机背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氧化锆10份~20份,二氧化硅5份~8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8份~12份,超细氧化镁3份~6份,超细氧化铝2份~5份,偏磷酸钠0.2份~0.8份,硫酸钠0.1份~0.5份,石墨粉0.05份~0.12份,马来酸酐0.5份~1.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0.08份~0.2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0.06份~0.10份。
进一步的,制备手机背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二氧化锆14份,二氧化硅6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份,超细氧化镁5份,超细氧化铝4份,偏磷酸钠0.5份,硫酸钠0.3份,石墨粉0.08份,马来酸酐1.2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0.14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0.08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稳定性较好,可以提高本发明手机背板的热稳定性,辅助以马来酸酐、石墨粉,可以与二氧化硅以及二氧化锆等原料结合稳定,并且传导少量热量,不会影响手机背板正常使用,也可以避免热量积累,影响系统稳定。
进一步的,二氧化锆为80目~100目的粉末。
进一步的,二氧化硅为100目~120目的粉末。
更进一步的,超细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在20℃时是80m2/g~10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智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智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9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静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陶瓷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