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19511.1 | 申请日: | 2018-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0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娜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30007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筒形 基坑 支护 结构 施工 优化 方法 | ||
1.一种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0,对支护结构进行剖面与平面框架计算;
S200,在弹性抗力原理基础上,修正对支护结构的支撑刚度系数进行迭代计算,寻找对支护桩剖面计算水平位移与平面框架计算后的位移协调点;
对支护结构进行剖面计算:获取支护结构的端部桩与中部桩的剖面内力及位移;获取支护结构的端部桩与中部桩的高程处支撑反力;对支护结构进行剖面计算时,支护结构通过改变刚度系数重新计算,得出新的内力及水平位移结果;以配合通过多次反复迭代计算新的内力及水平位移结果,寻找剖面计算与平面框架计算的变形协调点;
对支护结构进行平面框架计算:获取平面框架内力及位移;以均质线荷载施加到基坑周边,均质线荷载为支护结构的端部桩与中部桩剖面计算中在高程处的支撑反力;对支护结构的端部桩与中部桩在高程处进行水平面受荷变形分析及内力分析;
S300,通过位移协调点,得出支护结构体系的空间变形协调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同济启明星软件FRWS竖向计算模块获取支护结构的端部桩与中部桩的剖面内力及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同济启明星软件BSC平面框架计算模块获取平面框架内力及位移,基于线弹性体平面杆系有限单元法,根据用户选择独立进行水平面受荷变形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支护结构的端部桩与中部桩的高程处支撑反力结果施加到平面框架计算中,得出新平面框架计算结果;以配合通过多次反复迭代计算新的内力及水平位移结果,寻找剖面计算与平面框架计算的变形协调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寻找对支护桩剖面计算水平位移与平面框架计算后的位移协调点的过程中,包括步骤:
通过查看平面框架计算结果的位移值,与支护结构高程处计算结果的水平位移值进行比较;
反复改变刚度系数进行迭代,得出支护结构剖面计算高程处水平位移和平面框架计算水平位移与刚度关系;
修正对支护结构的支撑刚度系数进行迭代计算,寻找对支护桩剖面计算水平位移与平面框架计算后的位移协调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筒形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支护结构数据应用数值差分法,计算出高程的水平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娜,未经张雪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95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