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18783.X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0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宗在峰;朱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02 | 分类号: | H04L67/02;H04L67/56;H04L67/1004;H04L67/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息 传输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传输代理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实例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第一传输代理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获得第一服务集合中的第二服务实例;第一传输代理根据第一消息向第二服务实例发送第二消息。如此,第一传输代理为第一服务实例选择第二服务实例时,不需要不需要第二服务实例和/或第一服务实例的参与,第一传输代理可从第一服务集合中为第一服务实例选择第二服务实例,有助于简化服务实例的业务逻辑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可将现在的网元按照功能的维度进行解耦,形成相互独立、模块化的功能,然后再通过服务化的方式(即服务实例的方式)按业务需要组织起来,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和多种业务的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当第一服务实例需要第二服务实例为其提供服务时,第一服务实例需要向第二服务实例发送请求消息,以使第二服务实例根据请求消息的中的待处理内容为第一服务实例提供服务。
目前,第一服务实例向第二服务实例发送请求消息的过程为:第一服务实例确定出第二服务实例的地址后,第一服务实例将该请求消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实例。第二服务实例接收到第一服务实例发送的请求消息后,若第二服务实例确定当前的负荷较大时,第二服务实例需要给第一服务实例反馈超负荷的响应,以使第一服务实例重新选择新的服务实例为其提供服务。如此,第二服务实例的负载均衡需要第一服务实例和第二服务实例的共同参与,造成第一服务实例和第二服务实例的业务逻辑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简化服务实例的业务逻辑的复杂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代理,第一传输代理与至少一个服务集合对应,一个服务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实例,第一传输代理与服务集合的服务实例存在连接;该方法包括第一传输代理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实例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第一传输代理根据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获得第一服务集合中的第二服务实例;第一传输代理根据第一消息向第二服务实例发送第二消息。
基于该方案,第一服务实例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是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而不是第一服务集合中服务实例的标识,如此,使得第一传输代理可以根据第一服务集合中各服务实例的负荷情况选择第二服务实例,可以较方便地支持第一服务集合的负载均衡和容灾处理。
进一步,第一传输代理为第一服务实例选择第二服务实例时,不需要第二服务实例和/或第一服务实例的参与,第一传输代理可从第一服务集合中为第一服务实例选择第二服务实例,如此,可以实现将服务实例与负载均衡解耦,有助于简化服务实例的业务逻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代理可根据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从第一传输代理的本地的至少一个服务集合中确定第一服务集合,第一传输代理从第一服务集合中选择第二服务实例。
第一传输代理在接收第一服务实例的第一消息之前,第一传输代理可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实例的请求的服务实例的能力信息;第一传输代理获取与请求的服务实例的能力信息对应的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第一传输代理向第一服务实例发送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
上述第一传输代理获取与请求的服务实例的能力信息对应的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第一传输代理本地存储有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时,第一传输代理可根据本地信息确定请求的服务实例的能力信息对应的第一服务集合。如此,可以使第一服务实例较快的获取到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
实现方式二:第一传输代理本地未存储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时,第一传输代理向网络注册网元发送请求的服务实例的能力信息;第一传输代理接收来自网络注册网元的与请求的服务实例的能力信息对应的第一服务集合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配EBI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概率神经网络模型的心音分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