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引物、探针、检测试剂盒以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8566.0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昌;刘立兵;郭春海;石蕊寒;孙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河北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郝伟 |
地址: | 0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关系 核基因 鸵鸟肉 鸵鸟 检测 检测试剂 拷贝数 探针 定量检测 肉制品 引物 预处理 准确度 食品检测 一对引物 数字PCR 提取DNA 微滴 样本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引物、探针、检测试剂盒以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以鸵鸟核基因CD74设计有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检测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将鸵鸟肉预处理得到鸵鸟肉样本,提取DNA,并测定DNA浓度,建立鸵鸟肉质量与DNA浓度的线性关系;将提取的DNA稀释,采用微滴式数字PCR检测鸵鸟核基因CD74拷贝数,建立DNA浓度与核基因CD74拷贝数的线性关系;根据上述步骤建立的线性关系,建立鸵鸟肉质量与核基因CD74拷贝数的线性关系。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能较好地应用于实际检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引物、探针、检测试剂盒以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鸵鸟肉作为红肉的一种,具有营养价值高以及口感好等优点。与其他红肉相比,鸵鸟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低,此外,鸵鸟肉中含有较低水平的钠盐并且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以及维生素E,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以及贫血的人群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合食用的肉类食材。由于这些优点,鸵鸟肉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红肉,越来越多地被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们所接受和推崇。以养生为主打的鸵鸟肉菜以及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功效的鸵鸟肉丸等产品也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
然而,鸵鸟的产蛋水平相对较低,养殖成本高,并且国内人工饲养鸵鸟的规模仍然较小,所以鸵鸟肉价格比其他常见食用肉类的价格高出许多,在香港,鸵鸟肉的价格比小牛肉贵2-3倍,却仍受到食客的追捧。受到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商贩以廉价肉冒充鸵鸟肉进行售卖,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干扰了鸵鸟肉市场秩序。因此,建立一种准确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方法,对于遏制鸵鸟肉制品市场上制假掺假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肉制品掺假的检测鉴别方法主要包括蛋白水平的免疫分析法以及核酸水平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其中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最为常用。Real-time PCR方法在对于鸵鸟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面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然而在定量检测准确性方面则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无法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引物和探针。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检测试剂盒。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引物和探针,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以及探针的序列如下所示:
上游引物:5'-CCTCTGCATTTGGCGACTCT-3'
下游引物:5'-GGGTGGAGCCCTGCTTACA-3'
探针:5'-FAM-CACAAAGTGCCTTCTCTGCCCTCTCTAAGG-Eclipse-3'。
一种用于定量检测肉制品中鸵鸟源性成分的检测试剂盒,包括上述引物和探针。
具体的,优选地,所述检测试剂盒的反应体系如下:0.8μL的上游引物,0.8μL的下游引物,0.4μL的探针,10μL的不含三磷酸脱氧尿苷的ddPCRSupermix for Probes,2μL的DNA模板,6μL的ddH2O。
优选地,所述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浓度均为10μM。
优选地,所述探针的浓度为10μM。
优选地,所述DNA模板浓度为10-100ng/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河北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河北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